作者:

1、       少关心,多付出,就是可爱的生活。

2、       【大彻大悟佛学智慧】用心就是专业。

3、       付出一分功能,就会有一分慧命成长。

4、       【爱能化疑】 心中有爱,就会化解疑惑。

5、       大道纵横,触事现成;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6、       没有大病,因为这个人根本没有能量排出病毒。

7、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无论夫妻相处久了,都会有倦怠。

8、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有的人追求物质,有的人追求物质。

9、       菩萨见外道恶人,诽谤佛声,如300矛刺心,自诽!卷下梵网经

10、       内在的精神环境保护首先扎根,可以实现深度的外部环境保护。

11、       诸佛的解脱是什么?答:当众生心中求。在《维摩经》卷中,询问疾病

12、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也各必熟悉,彼不自代。《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13、       应化身佛虽现灭度,但此佛身相继常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

14、       所有的恶朋友和烦恼都是菩萨道的庄严伴侣。《优婆塞戒经》卷2,义菩萨心坚实

15、       当我们心脏肮脏,经常谈论人是非时,我们处于阴性状态,不可避免地挑起是非。

16、       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

17、       逆境在佛教中被称为逆增上缘。当你遇到逆境时,你应该心存感激——你不能要求。!

18、       问:“千差路别,如何顿晓?”师日:“足下背骊珠,空怨长天月。”——《五灯会元》

19、       人称我谦虚,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有一颗谦卑的心。

20、       没有必要抱怨世界上人情浇薄、功利主义、善良没有回报等不公。事实上,这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好时机。

21、       聪明的人,盲目向前看,聪明的人,一切都向后看。聪明的人是打败别人的人;聪明的人是打败自己的人。

22、       在责任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安心,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私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23、       今天的世界比过去更痛苦!看人心就能看到世界的灾难,这是天人感应!目前流行的东西都是预言的,比如老鼠爱米

24、       众生有佛性,到处都有禅机,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佛;世事本无常,佛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但却能超越这一现实。

25、           这里提到的一无所有并不是说你什么都不想做,而是要善于解决外界带来的压力和束缚,保持心态平和开放。

26、       【佛心禅语】 一个时刻充满感激之情的人,永远不会觉得世界欠了自己什么。相反, 为自己无法回报世界的慷慨而内疚。

27、       【佛心禅语】 平常心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漠不关心,对一切漠不关心,而是把它变成一种积极的帮助,就像拨开云看太阳一样。

28、       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逆境提醒人们,激动人心;舒适优越的环境扼杀了 人的意志,让人们拖延快乐,享受舒适,但往往一事无成。

29、       【佛心禅语】 我们要盘点人生,不断盘点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征服自己,在有限的人生长度内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生宽度。

30、       名字是因为相生,相从因缘起,以各种形式相故起。从两个原因开始:外表和心灵习惯。第七末,我们应该知道,复然。《大乘密经》卷,生身品

31、       人们经常担心、痛苦和焦虑,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够开放,他们的观点不够透明。对于生活中的不快乐,我们应该看到开放、负担得起和放手。

32、       禅是微笑,而不是悲伤。虽然生死大,无常快,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悲伤并不意味着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我们仍然必须冷静地面对它。

33、       从无到有,妄想,不自觉地知道,但认识凡质,所以耽误了毕业,遭受了生死苦难。大觉人说一切都是空的,表明灵感真的很干净,和佛一样。-《华严原人论》

34、       虽然所有的生物都和我没有亲戚关系,但他的痛苦是我的痛苦,他的痛苦是我的痛苦。痛苦在他的身体里,忧虑在我的心里;伤害他的身体,痛苦在我的心里。这就是同体的悲伤。

35、           今年春天,行者在工作中拍了一些家乡的照片,通过镜头把眼中的美传递给所有热爱春天的人。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很春天的事,心里充满了春天,仿佛年轮倒转,生活又充满了活力。

36、       如果你想在心里播下更多的好种子和更多的好种子,你可以减少一片杂草。如果土地不耕种,杂草就会丛生。因此,做好事应该日复一日、时刻和不断地进行。即使你只是举手投足,你也应该有一个好主意。

37、       我们在欣赏美丽的月光时想到了什么?你会发现月亮的光象征着人们的智慧,月亮的完美象征着人们的祝福吗。此时此刻,天空中的明月是我们实践的愿望。什么时候,像她一样,智慧的光辉是明亮而普遍的,福德的粮食充满了!

38、       信得及的就行,信,信得及的人就行了,信得不及的人就不能信得起。如果人们说食物,他们最终不会饱。即使他们口头说饱了,为什么还要为肚子里的饥饿而奋斗?仁者,直接去,不要辱骂。-《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

39、       佛教:一切都是强大的,没有过心。心是怨家,经常欺骗人。心取地狱,心取饥饿鬼,心取动物,心取天人,做形态的人,都是心所为。能伏心为道的人,力量最大。我和我的心搏斗,它抢劫了无数。今天是佛,一步三界,一心所为。《五苦章句经》一卷

40、           孤独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等待,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一个空缺的 角落,等待充满了奇迹。孤独有时就像一首你从未听说过的音乐,但 你很熟悉它的旋律;孤独有时就像飞过夜空的精灵,会带你一起飞;孤独有时是一个特别的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已经很熟悉了。

41、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很常见。听起来生活总是苦多乐少,因为只要是人,就会以追求幸福为目标。无论什么样的内心思想和外在行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最终的幸福。但是,如果不 幸福的人占十分之八到九是真的,那么即使每个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幸福,真的很难得到。

42、       如果你想进入一行三昧,你应该是空闲的,放弃一切混乱,不要取长相,关心一个佛陀,有一个特殊的名字,跟随佛陀的方向,端身正向。如果你能成为一个佛陀,你可以继续阅读,也就是说,你可以和现在。……如果人一行三昧,就知道恒沙诸佛法界没有区别。《文殊说般若经》

43、       不要快乐,要快乐!幸福是由外部事物引起的。它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件让我们快乐的事情,所以它的过程是从外到内的,随时都会消失;快乐是不同的。它是一种从内到外绽放,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甘露法雨,不需要别人给予。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就拿不走了。在佛教,它充满了喜悦。

44、       【大悟佛学智慧】没有贤菩萨生病的迹象,表现出沉默的迹象。弟子问上师会投入什么净土?大师说:以前有当派大师愿意投入地狱。所以,如果我能造福别人,我也很高兴投入地狱。如果我不能造福别人,我就不想投入净土。无论如何,虽然我没有独立的能力,但我希望投身于一个能造福别人的生活。

45、           如果心里没有阳光,阳光就不会照耀你;心里没有希望,希望就会远离你。如果你没有一颗坚强的心,世界很容易压垮你。不要指望逃避。面对是最明智的选择。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 太平凡了,我们不能再平凡了。即使我们面对它,我们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面对阳光!

46、           你应该对你选择做什么和做什么有自己的看法。因为一旦你选择 ,你就必须承担后果,没有人能为你承担后果。做好事,好的是你 自己;做坏事,坏的是你自己;做坏事,花时间 是你自己的。做任何事,都会产生后果,你必须看到做的趋势, 不要盲目地做,一旦你做了后果,你必须承担,不要找理由逃避 。

47、       每个人都愿意享受幸福,不想遭受痛苦:然而,每个人选择幸福的标准和目标是非常不同的。凡夫为了追求暂时的幸福而失去了长期的幸福,而行者为了长期的幸福而选择了暂时的痛苦。真正的实践者永远不会沉迷于名声和财富,更不用说嫉妒金钱和权威了。因此,实践者的选择是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充实的精神,生活是辉煌的,光明的。

48、       谈论阅读死读者不知道如何活着阅读他们的书。读书的人死了,也就是说,他们只用大脑阅读,而不是用心阅读。人们成为了阅读的机器。读死书的人不会读活书。书有生命。书就像人一样,有精神和灵魂。读书只读很多知识,却读不到它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读死书——读死书而不是读活书。读死者,读书最初是为了吸收他们的精神营养,以培养我们的精神;然而,读死书的人最终扼杀了他们活泼的心,成为书呆子和书匠。他们脑海中储存了很多概念。受这些概念的限制,他们成为知识障碍,以记忆、知识和知识为傲慢;事实上,在精神生活中,他们根本没有透气性。

泡读  泡读美文  泡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