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读  泡读美文  泡读学习

关于读书的日记合集6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的日记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的日记 篇1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罗莎丽的好奇心》。讲了罗莎丽是怎样战胜自己的好奇心的。

  第一次的好奇心是她爸爸花园里的小屋不能打开,可罗莎丽忍不住打开了,结果小屋的灰老鼠被罗莎丽放了出来把她爸爸变成了一尊塑像,并烧了她们的房子。

  第二次的好奇心,是她和救她的王子的结婚礼物,要在生日那天才能打开,结果,罗莎丽在她快到生日的最后一天,又忍不住了,又违约打开了结婚礼物,结果宫殿倒塌,作文100字,受伤的王子从瓦堆里爬出。

  第三次的好奇心,是一位老太太交给她看管的一只小盒子,盒子里有她从来没有见过,也永远看不到的东西,但她不能打开看。晚上,盒子发着光芒,罗莎丽想到王子和父亲,忍着痛苦遵守诺言,这次,没有打开盒子。最后,罗莎丽救出了王子和父亲,并和王子举行了婚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能自己管住自己,如果你现在还不能管住自己,就要像罗莎丽第三次战胜好奇心一样,要下决心要有勇气、有毅力战胜自己。同学们,你说是吗?

读书的日记 篇2

我自始至终都觉得,有很多机会不是等你准备好才出现的,有些人之所以能够在人生中获得成就,是因为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准备好了的状态。就像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特别喜欢听到身边有人和我说“周末报了个英文班”,“我正在考会计资格证”,“我学瑜伽呢”,每每听到这些,就觉得自己身体里的正面细胞都活跃起来了,也跟着跃跃欲试着什么更好的挑战。看着他们生活积极,态度认真,一点点进步着的优美姿态,就不禁感慨,这才是鲜活的人生啊。也许十几年后,我们都成了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能让那时的我们拉开距离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不间断的自我学习,无论是学一种语言,一种技能,甚至坚持读书坚持写字,或许都能让我们的人生因此拥有更好的发展。而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内心都会充满动力,看着脚下的路,忍不住告诉自己,姑娘,人生路漫漫,请继续加油吧。

读书的日记 篇3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读书、则要有读书的模样。各人有各人的读书姿式,欧阳修先生曾在其《归田录》里这样论及:“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与僚属言平生性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释卷也……”

  枕上、马上、厕上为常见的三种读书姿式,代代沿袭,读书人乐此不疲。不过,马上读书怕机会少了,代之以车上船上飞机上。

  “坐则读经史”,那些玄奥的’文字,是要认真对待的。现代人,坐读经史的机会少了,坐读,也大多是学生一族的读书姿式。读的是语文、历史、地理、政治之类的教科书。

  “上厕则阅小辞”。天疑是说,如厕之时的要读些轻松的文字,把蹲坑之苦化为心灵的愉悦,尤其那些便秘者,更应该读些“忍把浮名,换了浅基斟低唱”之类的小令。

  “卧则读小说”。其实,绝大多数书,都是可以卧着读的,不仅仅是小说。因为,这时候人的按需分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松,思维也就活跃多了,脑子里一片澄静。甚至,卧着也是有讲究的,有好事者考证过:人与床处在37度角的时候,是最佳读书姿式。否则,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躺在每张床上,都要摆出个37度角。这样,就有些好笑了,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玩一种并不好玩的游戏。

  读书的姿式很多,我觉得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种:摊着读与捧着读。摊着读是指你将书放在桌上或者膝盖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对那些文字进行检阅。人对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的读书,有些认真的味道。我曾从朋友的口中了解到: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先生,生前酷爱读书,但不论什么样的读物,他都要摊放在桌上读,每一本书,都像张开翅膀的白鹭,孔孚先生必须让它们憩息于书桌的水田,心,才能释然、安然…捧读,无疑是一种最美的读书姿式,无论你站着抑或坐着、躺着,只要你把书捧在手里了,哪怕你读不了三页五页,也对得起书了。像孩子捧着梦想,像草叶捧着露珠,像风捧着小岛的翅膀。一个捧字,似乎可以道出读书人对书的尊重。不管这世界有着怎样的争斗,生活,有着怎样的暗礁,但,只要偶然看到一片小树林里,还有一位捧着书本、倚树而立的少女,做出了一副沉醉的阅读状,我就会感到天仍是那样的蓝,生活,还是那样的美好。把书捧在手里,是一种多么优美的姿式啊!就像青草捧住了羊的嘴唇,湖水捧住了马的下巴,或者,花瓣的手指悄悄摊开,轻轻地,轻轻地捧住了一只蝴蝶……

  其实,不管各种读书姿式,都是为了更好的阅读。可以说,姿式是次要的。倘若,你读书的姿式非常非常的优美,是那种天鹅饮水般的美,但,人在曹营心在汉,手里捧着书,脑里却想着“黄金屋,颜如玉”什么的,那我只能说这样的读书是功利的、近视的。这样的读书,大概也就只剩个姿式了。

  有时候想想:书,是多么的完美、宽容。不吃你的,不喝你的,还净交给你这样那样的知识。尤其那些平民化的书,更是陪你走过寂寂旅途,伴你度过漫漫长夜……

  一本打开的书,就像一个人张开了双臂,随时随地、都可以拥你为友。它在等待你的阅读,蹲、踞、坐、卧……无论哪一种姿式,它都不会拒绝。

读书的日记 篇4

  姐姐她对书是那样感兴趣,不信,你看: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我兴高采烈地奔向姨妈家。我喜滋滋的想,今天是周末,又是中秋节,姐姐一定会陪我玩个痛快。“叮铃――”开门的是我姨妈。“姐姐呢?”“那个书呆子又在屋里看书”“什么?节日也不休息?”我直奔姐姐的房间,推开门一看,姐姐端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昆虫记》,埋着头,津津有味地读着,他双眼盯着书,眨也不眨一下。“姐姐!姐姐!”我连喊了好几十声她才抬起头来,忘了我一眼,又低下头看了起来……2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姐姐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我的存在……直到姨妈喊吃饭了,她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书……

读书的日记 篇5

  年已不惑,没什么业余爱好,这半辈子来唯一的嗜好就是爱看书,一捧着书本,就不能从里面出来。为此,妻说我是个书呆子,业余时间不帮她一把,儿子怨我没带他出去玩,只顾自己。我说你们都是白说,我这已是“恶习”难改了。几十年来,无论是下乡当知青,还是在大学读书和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上,书一直是我的亲密伙伴。

  爱读书这一良好习惯归功于母亲。记得儿时刚上学,母亲就告诫我:“人从书里乖”。为了学“乖”和变聪明,便发奋读书,做完作业后找小朋友借小人书看,或是找母亲要几分钱,到街头书摊边一坐,直到母亲叫唤吃饭才回去。上小学五年级时适逢城镇人口下乡,我们全家人便在乡下过了几年。那时家里很穷,要用鸡蛋换盐吃,母亲要我发愤读书,还说只有读好了书,才不会受穷。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在那几年中,我在油灯下读完了《水浒》,《西游记》,《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十多本长篇小说。这些书和书中的主人翁对我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乡下过了四年后,我们全家返城了,而我高中毕业后却又要作为知青下乡,一人插队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偏僻的小林场。每天白天我是背朝青天面对黄土挖山种田,晚上,林场的人都回去了,只有另一个人留下和我守林。夜幕降临后,孤独和寂寞与我相伴,幸好有爱读书的习惯,便点燃油灯,在萧瑟的山风声中捧起一本书,一直秉读到深夜。为了借一本《红楼梦》,我曾在夜间走二十多里山路,到一位长辈那儿才借到此书。那时高考制还未恢复,是靠选拔推荐当工农兵大学生。但我仍然不丢数理化,坚持温习保存的课本,心想科学知识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说不定以后还是会恢复高考的。在三年的时间里,我白天劳动,晚上一人在山谷中的小屋里点亮油灯,今晚看小说,明晚看数理化,穿插着用脑。由于有书相伴,觉得时光倒过得挺快的。

  入伍一年后,军队恢复了高考制,我很顺利地考入了海军潜艇学院。在四年大学学习期间,我课余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在军事、天文、地理、科学和文学的书海里邀游,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我在潜艇上历任航海长、副艇长和政委,长年在大海上晃荡,工作之余,我仍爱捧着文学书籍,并产生了写作的念头。于是,便将自己身边的生活试着写散文,还斗胆向报社投搞。没想到初次投搞就发表了,这一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此,在业余时间里写作的劲头就更大了。在写作的同时,我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买了许多现代作家的著作深夜秉读,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以前从没有做过作家梦,没想到经过这八年的积累,我在军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四十多万字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成了海南省作协会员,去年,我还出版了个人文集《蓝色的梦》。

  我已调入机关几年了,虽然工作很忙,但未因此而放弃读书,闲遐之余仍是倘佯在书海里。我想自己虽已步人中年,但处在这个知识更新快、信息来源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如果不看书,不学习新的东西,我这个老大学生将不如现在的小学生懂得多。

  开卷有益,读书使人明智,也能使人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我感到一本妇的书就好似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窄的港湾,驶向了无垠的生活海洋。

读书的日记 篇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书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我们的中心,我们每天对着它围转;书对于那种热爱读: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相依为命的陪伴,是一个很好的伴侣;然而,书对于那种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甚至不认识字的农民来说,虽然不去看书,但至少也听说过书是什么吧。

  我既热爱书籍也讨厌读书。是不是很矛盾呀?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你们只要慢慢听我说,就会知道这个原因了。

  我喜欢读书后让我懂得道理,让我学会的知识,让我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不再为找不到好词好句而心急如焚。讨厌呢,则是因为我有自己不喜欢读的书,越难读懂得文章,我越不想读,所以也就没耐心继续读下去了。我喜欢优美的句子,它们像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旋律,飘浮在我眼前;它们像夏日倾盆大雨过后的彩虹,无比漂亮;它们又像春天里的牛毛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我喜欢散文。虽然有时读不懂,但我依然喜欢它。它有时像乡下的农民一般淳厚朴实,有时像有教养的淑女一般优雅迷人,有时又像城里的贵妇一般雍容华贵。

  我喜欢励志小说。它们每一篇文章都会让人们的心情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们从心里感动,从心里佩服。可以让经历过失败后的人们重新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又重新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向前奔跑。

  其实,书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知织的精华吃到自己的大脑里,切记不得囫囵吞枣。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请同学们好好读书,让我们从书中收获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