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还是武器?》简介:

【编辑推荐】

1. 在科技的巨大车轮下,我们如何管理越来越强大的科技,避免它作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而这本书,将在世界风云激荡中指出可行的路径与方向。

2. 如果你是科技行业从业者,你需要知道如何给自己的产品加一条“安全带”;如果你是政策的制定者与管理者,你需要知道如何正确管理与监管科技行业;即便你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使用者,你也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别全然为外界摆布。

3. 这是微软在全球运行的经验与思考,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借鉴与警醒,更是我们共同思考人类科技,更好驾驭未来的向导。

4. 比尔·盖茨、沈向洋倾情作序、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人亲自推荐,新书北美一上市,便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

【内容简介】

当下,科技正处于大迸发时代。新技术的开发、大数据的使用、人工智能的探索等,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如隐私安全、网络犯罪、网络战争、分化的社交媒体、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和科技造成的差距日益扩大等问题。

对此,技术的开发者与使用者、全球范围内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用户,应该如何行动,才能正确解决科技行业重大的安全问题,让科技维持工具属性,而不会变成攻击人类的可怕武器?作者站在世界科技巨头微软的“驾驶舱里”,深度思考在数字化时代,科技带来的希望和风险。面对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作者和他们带领的微软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微软基业长青,迎接未来的挑战与风险,这对全球相关行业都有巨大的警醒和启示意义。

《工具,还是武器?》摘录: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在费城结東之际,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离开独立大厅时被问及,代表们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他著名的回答是:“共和制,如果你们能守住它。”这句话传遍美国,并回响在随后的岁月中。它强调了民主共和国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形式,而且是一种需要时刻警醒,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来加以保护和维护的制度。 在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意味着公民的各种行动,包括投票、公共服务,有时甚至是牺牲生命。在其他关键时刻,它还要求美国企业动员起来,就像美国工业界全力以赴,帮助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历史告诉我们,警惕之心必须长存,因为行动的召唤总会在出人意料的时候出现。

《工具,还是武器?》目录:

推荐序一 直面当今科技行业最紧迫的争议性问题(比尔·盖茨)
推荐序二 天下之器,驭之以道(沈向洋)
前 言 云:全世界的文件柜
第一章 监听项目:三小时起爆的引信
第二章 科技与公众安全:“我宁愿失败,也不说谎”
第三章 隐私:最基本的权利
第四章 网络安全:唤醒沉睡世界的闹铃
第五章 保护民主:“共和制,如果你们能守住它的话”
第六章 社交媒体:使我们陷入分裂的自由
第七章 数字外交:科技的地缘政治
第八章 消费者隐私:“枪口将会调转”
第九章 农村宽带:21世纪的电力
第十章 人才鸿沟:科技发展的人本因素
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与伦理:不要问计算机能做什么,要问它们该做什么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与人脸识别:是否应该像保护手机一样保护我们的面孔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马失业的那一天
第十四章 中国和美国:两极化的科技世界
第十五章 构建民主化的未来:开放数据革命的呼声
第十六章 结论:管理已经超乎人类的科技
致 谢
注 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