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回声》简介:

今天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仍深深受着已故经济学家的影响。

我们今日面对的经济问题,那些故去的经济学泰斗又留给我们哪些深远的洞见呢?

本书梳理了历史上10多位有分量、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约翰•穆勒、马克思、科斯、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布坎南等,介绍了历代经济学大师的思想和经典理论,并且生动地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以及此大师与彼大师的个人关系,和他们在观点方面的交锋。

2012年曾以《经济学大师们》为名出版。2016年新版增补原著第六章“卡尔•马克思:愤怒的神谕”,并保留了全书的注释,使本书首次以完整的面貌与中国读者见面。

《天才的回声》摘录:

桥大学凯恩斯前往剑桥大学不是为了学习经济学,而是为了学习数学。虽然他表现骄人,但也有些辛苦挣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在伤害我的头脑,破坏我的智力,腐蚀我的性格。”通过数学考试后,他阅读了第一本经济学书籍——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此后凯恩斯开始给马歇尔撰写论文,马歇尔则在页边空白处潦草地写下一些鼓励的话语。凯恩斯对经济学的描述可谓轻描淡写,上次用这种语气谈论经济学的还是亚当·斯密,他说自己写《国富论》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凯恩斯则写道:“我觉得我很擅长这个。”他又补充说,“我想管理一条铁路或组织一个信托,或至少也要骗一骗投资公众。”几天后,他写道:“马歇尔一直缠着我,要我成为一个专业经济学家……你认为这有干头吗?我很怀疑。” 凯恩斯在马歇尔门下只待了 8 周。他也没有获得经济学学位。不过,事实证明,他很擅长边干边学。 1905 年,凯恩斯开始努力备考英国文职官员考试。即使在他复习数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时,也再次表现出门户之见。在阅读了一位非剑桥大学哲学家的著作后,他感叹道:“牛津大学真是一个病态思想的家园。”在 104 位应试生中,凯恩斯排名第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经济学和数学是他最糟糕的科目!他写道:“真知灼见似乎是成功的绝对障碍。”关于经济学,凯恩斯认为主考官才疏学浅。他倒是想教教他们。

《天才的回声》目录:

代序
修订版序言
第一章 经济学家的坏名声由何而来?
重商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经济学家真的一无是处吗?
第二章 亚当•斯密:自由市场与“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首先是位哲学家
经济学测验只能得50分的重农主义者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
自由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
20个与4 800个的天壤之别
一支铅笔背后的国际贸易故事
自由市场与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当下他的思想再度流行
第三章 马尔萨斯:一个悲观的人口预言
从乌托邦的美梦中惊醒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
被历史抛弃的预言家
世界末日离我们还有多远?
移民带来的是威胁还是机遇?
全球变暖的结果有多可怕?
第四章 大卫•李嘉图:最富裕的经济学奇才
比较优势理论—— 一人捕鱼,另一人盖房
自给自足不是发展经济的最好选择
经济的未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永远供过于求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第五章 约翰•穆勒:大多数人的幸福捍卫者
功利主义与幸福的计算公式
当推理机器出现故障
“不做吃饱喝足的猪”
以归纳法与演绎法来探讨生产与分配问题
以实证法和规范法来确立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
战胜了风车的勇士
第六章 卡尔•马克思:愤怒的神谕
年轻的记者
唯物主义史学家
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崩溃
评价马克思
第七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表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开始
当经济学遭遇进化论
经济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需求弹性就是我们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
贫困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第八章 从凡勃伦到科斯:事关社会与法律制度的经济学
穷小子和旧制度学派
炫富心理与凡勃伦效应
工程师和商人,孰优孰劣
加尔布雷思对广告的严厉批判
新制度学派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
第九章 梅纳德•凯恩斯:带领人们走出大萧条的救世主
放荡不羁的通才
战争与和平的经济代价
1929年大萧条和古典经济学的落幕
用乘数效应撬动经济复苏
物质的充裕会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吗?
第十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向凯恩斯宣战的货币主义者
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
凯恩斯让货币学派黯然失色
幸运之神站在了弗里德曼一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谜一样的货币流通速度
学术争论让经济学历久弥新
第十一章 詹姆斯•布坎南:从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到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
特殊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政府为何要进行行业管制?
精简政府机构不过是一句实话而已
退休后,谁来为你的养老金埋单?
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咬合
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的定义
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
政治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第十二章 理性和非理性: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世界
股票经纪人应当去做管道工
因华尔街而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
锋芒毕露的理性预期理论
预期模型失效了
行为经济学帮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第十三章 穿透乌云的希望之光
注释
致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