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眼泪》简介:

《股民的眼泪》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股民的眼泪》摘录:

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 1.上市公司埋下的地雷一般由假账、豪言壮语和报喜不报忧混合而成。有些地雷可以持续20年甚至30年不为人知。我们常见的丑闻曝光只是地雷爆炸的极少数情况。比如,企业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纸终于包不住火了。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股民受了重伤却永远不知道受了伤,更不知道为什么受伤。因为这种地雷没有明显的爆炸,爆炸的形式不是通过丑闻曝光的形式,而是表现为企业的利润奇怪地下滑(或者增长率比预期的低),行业莫名其妙地走下坡路,或者企业突然撇账或者重组,等等。 2.政府埋下的地雷一般由两个元素组成:怂恿、纵容和帮助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夸大销售额、利润和历史上的缴税额;或者给这些公司吃小灶,在土地、税收、环保和资金方面给予优惠。用低价向上市的国企注资,或者用高价把上市国企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都属于此类。但是,由于这些补贴本身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更不能持续增长,而股民买的是企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因此,这种政府干预都具有欺诈性质,如同地雷。它给股民一次次诱惑,而股民一次次受伤。 3.股民自己经常埋下地雷:投机行为,过度自信,侥幸心理,不做真正的调研,等等。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对股民的伤害也都是由于股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股民当然还有另外的问题,其中,不留安全边际就是最大的错误。 假账的严重性中国可能全球第一。我经常讲,中国的地沟油有多么严重,上市公司的假账就有多么严重,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产物。 这几年内地大量的省政府和市政府在香港的大型招商活动。领导们带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到香港住在昂贵的酒店,吹一通大话,然后大吃一通。领导们和喽啰们就去采购LV包、化妆品、西装和其他奢侈品。有时参加这种会,我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他们对招商的内容一点兴趣也没有。他们来香港只是为领导们的奢侈消费埋单的。但是你别可怜他...

《股民的眼泪》目录:

目录
第一章投资银行的大茶饭
1.01投资的信仰危机
1.02第三次回到投行
1.03这就是投资银行吗?
1.04投资银行的人势利吗?
1.05企业做假账的例子
1.06辉山乳业出事了吗?
1.07上市公司陷阱多
1.08魔鬼在其中
1.09上市公司的婚姻和寿命
1.10如何跟分析师打交道
1.11中国股市“水至清则无鱼”?
1.12闭上眼睛给股票估值
1.13新股上市,投行搞局
1.14Facebook的官司,股民的教训
1.15可爱的分析师和审计师
第二章股民的眼泪
2.01自设地雷,股民垂泪
2.02坏公司上市,赚了股民的钱
2.03博人民币升值买汇贤产业信托?
2.04中国股民需要大实话
2.05股民没来由的自信
2.06亏钱容易赚钱难
2.07对冲基金不太坏
2.08作为股民,我究竟想赚谁的钱?
2.09股民坐立不安
2.10惹不起,躲得起
2.11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第三章我从股票得到的深刻教训
3.01公司壮大不等于股民赚钱
3.02激励机制决胜
3.03好行业也有坏公司
3.04周期性股票难以捕捉
3.05赚钱是小概率事件
3.06餐饮业没有护城河
3.07便宜货是“价值陷阱”
3.08小心竞争太多的行业
3.09中国房地产公司基本不行
3.10地产行业的陷阱
第四章十倍股,往何处寻?
4.01如果利润不再增长
4.02体育用品公司前途堪忧
4.03别碰需要营销的公司
4.04港人爱股大势已去?
4.05中国地产股成了二手汽车
4.06寻找十倍大牛股
第五章价值的陷阱,通胀的牺牲品
5.01政府欺诈毒害股市
5.02上市公司的庞式骗局
5.03企业假帐多如地沟油
5.04中国式畸形股权文化
5.05分红无限好,只是别强迫
5.06分红派息的欺骗性
5.07提防永不长大的公司
5.08股市好坏的七大标准
第六章合理资产配置,降低风险
6.01噪音中觅经济方向
6.02企业少做少错的道理
6.03资本市场和社会的绝望
6.04资产配置的新问题
6.05如何降低投资的风险
附录:识别股市的地雷
一、剩股等人买
二、好股,坏股,烂股,便宜股
三、低管治,低估值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