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奋战》简介:

德国作家诺曼·奥勒的首部非虚构作品

☆第一次全面披露纳粹统治下的毒品状况

☆颠覆我们对纳粹和二战认知的一本书

本书第一次全面论述了纳粹统治下的毒品状况——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吗啡和冰毒。而这些对于纳粹军队恢复士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部分解释了战争初期德国为何攻无不克。

根据奥勒的研究,毒品无法解释第三帝国的意识形态,却能解释他们的内部混乱以及问题重重和令人疑惑的决策。本书中提到,毒品对希特勒和他的随充有着重大的影响,当战事不利于德国的时候,他们甚至采用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鸡尾酒疗法来缓和自己的情绪。这些化学兴奋剂改变了我们对于纳粹高层的及其判断形势能力的认识。

本书展现了纳粹德国的另一面——毒品状况,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纳粹失败的原因,为读者更加全面认知纳粹德国提供了一部具有较强可读性的学术专著。

《亢奋战》摘录:

因此可以说,希特勒的目标、动机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妄想,这一切并不是吸毒导致的结果,而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他所实施的大屠杀也不是出于一时糊涂,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是拥有充分责任能力的。吸毒从未让他在决策自由上受到限制,自始至终,他都是自身意志的主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冷漠地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吸毒带来的麻痹和对现实的逃避使他的意志变得更坚定,但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真正的疯子。这是一个原因自由行为(aciolibera in causa)的标准案例:即使吸毒再多,也无法让他逃脱对自身行为的责任。他所犯下的罪孽,绝不会因此得到饶恕。

《亢奋战》目录:

中文版序
产品说明书(代序) 001
第一部分 大众毒品——甲基苯丙胺(1933~1938年) 005
第二部分 “嗑药的胜利”——闪电战就是冰毒战(1939~1941年) 051
第三部分 “嗑药的元首”——病人A和他的私人医生(1941~1944年) 123
第四部分 最后一搏——血与毒(1944~1945年) 217
致谢 266
纳粹主义与政治现实性的丧失 汉斯·蒙森 268
注释 270
参考文献 305
图片来源 318
人名、事件及地名索引 31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