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边西北》简介:

本书是《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一书的姊妹篇,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把宋夏战争作为整合军事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古代案例,详细考察了北宋中后期对西夏战争的进程,从对外扩张的内在驱动力、对外战争中战役法与大战略的互动、拓边战争的政治意蕴几个角度系统讨论了北宋中后期在西北的拓边活动,从而得出了迥异于传统史学叙述的结论,饶富新意和启示性意义。

《拓边西北》摘录:

豪士和拓边活动的关系更是一个几乎未曾开发的领域。传统以来对于北宋的文武关系,倾向于一刀切地将文武之士划成楚河汉界,继而将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好像将北宋的国策形容为“重文轻武”,就仿佛文武是可以截然划分清楚,而两者又受到一抑一扬的区别对待那样。这种笼统的描述忽略了文士中也有身怀武艺、熟悉军事、或热衷边功的人,他们应当被算成文还是武,欠缺一条清晰的界限。在熙宁以前,他们的主张虽然很少为文官群体的主流所接受,但较诸武臣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表达意向的渠道也较多。因此,对于开疆拓土政策的鼓吹,这些人是不可忽略的一群。本书第一章探讨了水洛城实践中所谓“豪士”的活动。这些人互相以诗结交,也被称为“诗豪”,其行径任侠尚气,有的也得到豪侠之名。他们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积极策划拓边活动。……当水洛城蕃部的去向成为北宋朝廷对蕃部政策的温度计时,豪士们的推动就变得举足轻重。其中一个重要的筹码,是他们叛投西夏的危险,令北宋边臣不得不大事延揽豪士。

《拓边西北》目录:

序一 陈学霖
序二 罗球庆
绪论
第一章 北宋中叶拓边活动的开端——庆历朝水洛城事件发微
第二章 北宋对外战争中的弹性防御战略——以宋夏洪德城战役为例
第三章 被遗忘的拓边战役——赵起《种太尉传》所见的六逋宗之役
第四章 从妥协退让到领土扩张——论哲宗朝对西夏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军事战略的兼容性
第五章 参谋作业与拓边战争
结论
附录一 兰州在11世纪中国的环境开发及其历史经验
附录二 兰州堡寨群与泾原路战线的连接问题——钟传的浅井作战
参考书目
书后小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