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简介:

◆2012年《金融时报》最佳历史类图书

◆托尼·朱特与迈克尔·沃尔泽一致推荐

◆解读6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 揭示“五月风暴”中的中国因素

···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法国最杰出的智识精英受“毛主义”鼓舞,极大地拓展了政治与文化想象。学生、左翼群体、智识精英一起推动了席卷整个法国的“五月风暴”,对当时的局势与日常生活政治展开批判,意图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运动来复兴法国的市民和文化生活。

理查德·沃林指出,60年代流行于法国智识精英中的“毛主义热”与中国现实并无实质关联。通过回顾60年代法国文化与政治生活,《东风》力图揭示“毛主义”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响了法国的民主政治进程。

···

【学者及媒体评论】

对1968年“五月风暴”的写作大多数沉湎于怀旧或失望之中,理查德·沃林对这段往事的论述却秉持审慎、公正的精神。在关于1986年法国左翼运动的所有作品中,《东风》是我读到的最棒的一部……对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动荡局势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容错过。

——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作者

·

理查德·沃林引人入胜地叙述了法国左派的行为,对其蠢行与幻想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而且还竭力去捕捉、评价其解放效果。

——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

理查德·沃林从一种复杂的问题意识出发,剖析了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本书是一次极具深度的沉思——对政治见解之形成的沉思。《东风》堪称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

——迈克尔·拜伦特(Michael C. Behrent),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

理查德·沃林记录了这样一群人:尽管他们有时显得荒唐可笑,却一贯秉持深刻和严谨的态度来思考并行动。因此,《东风》堪称一部具有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优秀著作。

——《华尔街日报》

《东风》摘录:

在纯粹持续的经济进步中,在无限累积的世俗商品中,我们既寻不到国家目的,也看不到个人满足,我们既不能通过道琼斯平均指数来估量国家精神,也不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估量国家成就。因为国家生产总值包括空气污染和我们清除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救护车……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红杉的毁坏和苏必利尔湖的毁灭。它随着汽油弹、导弹和核弹头的生产而增长……它包括……美化暴力向孩子推销商品的电视节目……它不考虑我们的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不关心我们工厂的行事准则和我们街道的安全等类似问题……总之,它衡量一切,除了那些令生活有价值的东西。

《东风》目录:

总序
导读
序言
导论:毛主义的诱惑
第一部分 造反的时刻
第1章 决战布鲁亚安纳特瓦
第2章 20世纪60年代法国纪事
第3章 “五月风暴”:力比多政治的胜利
第4章 谁是毛主义者?
附录:论阿兰•巴迪欧的宗派毛主义
第二部分 知识分子的时刻
第5章 让-保尔•萨特的完美的毛主义时刻
第6章 穿梭于文化政治地狱的《太凯尔》
第7章 福柯与毛主义者:生命政治与介入行动
第8章 不可能的遗产:从文化革命到结社民主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