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新生》简介:

★ 诺里奇爵士摒弃学术上的繁琐探究造就迄今为止最好读、最引人入胜的拜占庭通史

★ 一部让“精罗”从狂喜到落泪的史诗巨著

★ 《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本书简介】

拜占庭帝国——这个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5月11日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5月29日破城,延续了1123年的大帝国,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生花妙笔下徐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书为“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一部,从君士坦丁的诞生乃至之前的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代讲起,在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时收尾。在这近500年的时光中,这个罗马帝国见证了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希拉克略等多位皇帝的光辉,也不断面临着周边蛮族的入侵和袭扰。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拜占庭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堡垒,不仅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而且保卫了欧洲的学术之光,并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

《拜占庭的新生》摘录:

与此同时,帝国其他城市之中的艺术品被洗劫一空,以装点这座日益扩大的城市。通常受青睐的是古神庙之中的雕像,对君士坦丁而言,将雕像从原本的神庙搬到神庙之外的非神圣的公共区域,作为装饰而非宗教用途,是对旧有的多神教的有效打击。

《拜占庭的新生》目录:

示意图/家族谱系图/译者说明/致谢
引言
第一章 君士坦丁大帝(至323年)
第二章 皈依基督(323~326)
第三章 君士坦丁堡(326~337)
第四章 背教者尤里安(337~363)
第五章 绝境之中(363~395)
第六章 罗马陷落(395~410)
第七章 异端与匈人(410~453)
第八章 西帝国陷落(455~493)
第九章 查士丁尼登基(493~532)
第十章 贝利撒留(532~540)
第十一章 哥特人托提拉(540~549)
第十二章 查士丁尼的最后岁月(549~565)
第十三章 江河日下(565~610)
第十四章 圣战先驱(610~641)
第十五章 希拉克略王朝(641~685)
第十六章 受劓皇帝(685~711)
第十七章 破坏圣像(711~775)
第十八章 伊琳妮(775~802)
伊斯坦布尔的拜占庭遗迹(公元800年之前)
皇帝列表/参考文献/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