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英国》简介:

从伦敦到爱丁堡,跟着福尔摩斯走英伦。

漫游英国一千年,反思现代世界的来路。

英格兰的历史像一条长长的跑道,工业文明终于在18 世纪起飞,逃离了人类的农耕陷阱,开始了现代世界之旅。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处于相互抵消的恶性循环。人们往往投入大量的劳动,却仍旧陷于贫穷的泥淖。只有英国率先走向了工业化,以机器代替人力,跳出了人力劳动的怪圈。

带一个问题看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却是如何踉踉跄跄走出英国之路的,今天的中国可得到什么启示?

《寻路英国》是作者“走读全球系列”的代表之作。流连大英博物馆,徜徉伊顿公学,沉思西敏寺,体验伦敦塔,漫步圣詹姆斯大街,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钩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光荣革命遗事,反思英国现代之路。

英国的贵族精英教育,到底有没有“生产”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984》作者奥威尔,曾经是维多利亚公园众多流浪汉中的一员?

伦敦—温莎—伊顿—约克—爱丁堡,“现场打卡”福尔摩斯探案集?

《寻路英国》也可说是博物馆之旅,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的城堡博物馆,再到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等。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方便法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高低的指标。众多博物馆呈现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历史,更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

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寻路世界,访问远方,一席大旅行,一个中国人的“全球走读”时刻。

和你一起,深度了解这个世界,开启人文观察、历史散步、博物美学之旅。

★ 走读英国一千里,追随福尔摩斯的脚步——

英国深度游,从伦敦到爱丁堡,一路走来一路读。在大英博物馆读《看得到的世界史》,在伊顿公学读《给孩子的忠告》,在约克大教堂读《发现教堂的艺术》……最具英伦风情的阅读体验当属福尔摩斯,伦敦—温莎—伊顿—约克—爱丁堡,“现场打卡”福尔摩斯探案集。

★ 漫游英国一千年,反思现代世界的来路——

英国如何从一个海岛小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英国的历史能够给今天的中国什么启示?带着问题游英国,流连大英博物馆,徜徉伊顿公学,沉思西敏寺,体验伦敦塔,漫步圣詹姆斯大街;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钩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光荣革命遗事,反思英国现代之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逛万家博物馆——

《寻路英国》可说是博物馆之旅,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的城堡博物馆、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等。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方便法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高低的指标。众多英国博物馆呈现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历史,更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

《寻路英国》摘录:

伊顿15世纪40年代最早的教室里的木梁、长桌和条凳都是乌漆墨黑的,到处是斑斑痕迹,上面刻满了几百年来伊顿人的姓名。我们小时的课桌上也有刻痕,但没啥历史,像伊顿课堂这般只要能够下手的地方都要如法炮制,让人佩服。房间里还有像长板凳那样的体罚工具,可以让学生趴在上面打屁股,而伊顿公学著名的打手心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废除。小时候,父母是要体罚我们的,老师没法体罚我们,就恶狠狠地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最狠的一招是放学后不让你回家,让你一动不动地坐着。那时我们放学后绝不会回家做作业,而是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疯玩,让你不归家,也就意味着你没法和同伴一起玩,很痛苦啊,上海话叫“留夜学”。

《寻路英国》目录:

“走读全球”系列缘起
【第一章】 下榻泰晤士河畔
【第二章】 海盗气质
【第三章】 由亨利八世想开去
【第四章】 品味柯芬园
【第五章】 漫步圣詹姆斯大街
【第六章】 体验伦敦塔()
【第七章】 体验伦敦塔()
【第八章】 都铎王朝之鉴
【第九章】 克伦威尔与王政复辟
【第十章】 斯图亚特王朝的诅咒
【第十一章】 流连大英博物馆
【第十二章】 徜徉伊顿公学
【第十三章】 沉思西敏寺
【第十四章】 约克和爱丁堡
【第十五章】 奇妙的光荣革命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