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生与死》简介:

★ 纳粹意识形态如何逐渐主导德国社会?

★ 普通德国民众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 坎迪尔历史奖、古根海姆奖获奖作者

★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二度奖励作者

★ 彼得·弗里切关于纳粹意识形态研究的佳作

1933年1月30日,当听到希特勒掌权和民众的欢呼声时,埃里希·埃伯迈耶在日记中悲痛地写道:“我们是失败者,绝对的失败者。”得知1935年出台的《纽伦堡法令》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后,他愤怒地说:“仇恨被播种了100万次。”然而,1938年3月,他却为德奥合并喜极而泣:“如果仅仅因为成果是希特勒取得的便加以拒绝,这种想法是愚蠢的。”

以上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市民在20世纪30年代心态上发生的极大变化。在《第三帝国的生与死》中,彼得·弗里切用冷静且客观的笔调,为纳粹的意识形态如何一步步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进行画像和分析。纳粹的基本诉求的核心是民族共同体,它呼吁所有日耳曼人纠正《凡尔赛和约》的错误,努力让国家变得强大、充满活力,消除体制中的“不健康”因素。德国要生存,其他人(特别是犹太人)必须死。弗里切披露的日记和信件揭示了德国人的恐惧、欲望和疑虑,也展示了纳粹概念如何渗透普通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这部作品充满力量和启发性,从全新层面探讨了德国人如何努力适应新的种族身份、相信战争的必要性及接受无条件破坏——简而言之,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民族复兴
“希特勒万岁!”
德国人有多支持纳粹?
民族共同体
消费德国
纳粹的视听空间
第二章种族修饰
雅利安证书
生物学与民族革命
雅利安思维
集体营
“没有价值的生命”
对德国犹太人的攻击
第三章毁灭一切的帝国
写信
帝国项目
德意志帝国的扩张
“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迁走德国犹太人
反犹大屠杀
第四章洞察
火车站
犹太证人
德国证人
作恶者和受害者
期盼战争结束
解读灾难
注释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