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之地》简介:

【编辑推荐】

★全球著名非洲历史研究学者的权威著作;

★重现赤道非洲混乱而残忍的开发过程;

★全球化背后,被人遗忘的残酷殖民、贸易史;

★亚马逊编辑精选最佳历史图书。

【内容简介】

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

三段交织着猎杀、奴役、欺诈和掠夺的探险旅程;

赤道非洲残酷血腥的全球化进程。

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入,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雨林分权统治)分崩离析,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媒体推荐】

我们过去的这段经历听起来可能令人沮丧,贪婪或自我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正义的确令人震惊,但康涅狄格州对钢琴键的渴望如何会导致半个地球之外的阿拉伯商人之间的枪战,也令人着迷。我们可能会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现代综合征,但《泪之地》证明,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利润的行为已经跨越了全球几代人。

——亚马逊书评

在这本详细描述中非殖民化的书中,罗伯特•哈姆斯借鉴了四十年的学术经验,写出了一部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真正全球性的历史。这本书讲述了士兵、奴隶贩子、俘虏和国王的故事,一个原则遭到背叛、社会遭到破坏的故事。对于任何对资本主义和帝国感兴趣的人,本书至关重要。

——玛雅•贾萨诺夫(Maya Jasanoff,《黎明守望》作者)

本书证实了罗伯特•哈姆斯是非洲历史最激动人心的叙述者。这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戏剧性,也是对20世纪初刚果河流域史学的一次批判性干预。哈姆斯以生动的散文展示了欧洲统治在当时的赤道非洲意味着什么,在我们这个灾难性的时代它仍然意味着什么。他以令人兴奋的方式解读新档案,引人入胜,令人不安,具有启示性,令人愤怒,而且永远不会无聊。这是一部应该书写的历史。

——丹尼尔•马加齐纳(Daniel Magaziner,耶鲁大学教授)

本书生动地描述了“争夺非洲”之前的时期,当时欧洲探险家疯狂地为帝国扩张和瓜分赤道非洲打造滩头阵地,罗伯特•哈姆斯揭示了全球贸易网络相互交织的利益,这些网络掠夺并破坏了非洲大陆的刚果盆地。

——奇•迪迪埃•贡多拉(Ch. Didier Gondola,《刚果历史》作者)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非殖民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的精彩而优美的书。罗伯特•哈姆斯揭示了19世纪最后几十年非洲社会复杂变革的全球和地方背景,特别关注雨林生态系统和强大的非洲本土文化反抗,是一本博学、平衡、及时、引人入胜的书。

——弗里茨•安德森(Frits Andersen,奥胡斯大学教授)

《泪之地》目录:

序言
第一章马涅马
1 1876年6月,坦噶尼喀湖,乌吉吉
2 1876年9月12日,王宫,布鲁塞尔
3 1876年10月,马涅马地区
4 1874—187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艾沃里顿
5 1876年10月5日,马涅马地区,里巴-里巴
6 1876年11月5日,马涅马地区,尼扬圭
第二章大西洋海岸的角逐
1 1877年2月7日,刚果河上游
2 1877年3月13日,刚果河,马莱博湖
3 1877年8月,奥果韦河上游
4 1877年6月20日,布鲁塞尔
5 1878年3月30日,巴泰凯高原
第三章贸易大通道
1 1877年9月17日,布鲁塞尔
2 1879年1月24日,巴黎
3 1880年8月28日,巴泰凯高原,姆佩
4 1880年9月14日,刚果河上游,恩甘楚酋长的小镇
5 1879年9月27日,刚果河下游,维维
6 1881年7月27日,刚果河,马莱博湖
第四章归途
1 1882年6月23日,巴黎
2 1882年9月29日,布鲁塞尔
3 1882年11月22日,桑给巴尔
第五章条约的洪流
1 1883年3月,马莱博湖
2 1883年,奥果韦河,弗朗斯维尔站
3 1884年4月29日,马莱博湖北岸,姆富瓦
4 1883年11月25日,斯坦利瀑布
5 1884年12月13日,斯坦利瀑布,瓦纳西隆加岛
第六章创造刚果
1 1883年4月3日,伦敦,下议院
2 1883年4月29日,布鲁塞尔
3 1883年12月4日,华盛顿特区,众议院
4 1884年2月26日,伦敦,外交部
5 1883年5月4日,柏林
6 1884年9月18日,英格兰,曼彻斯特市政厅
7 1884年11月15日,柏林
第七章营救艾敏
1 1886年11月17日,刚果自由邦,马莱博湖,金沙萨
2 1886年9月27日,刚果河上游,斯坦利瀑布站
3 1886年9月25日,桑给巴尔
4 1887年6月28日,刚果自由邦,扬布亚营地
5 1887年6月17日,刚果自由邦,斯坦利瀑布区
6 1889年12月4日,印度洋海岸,巴加莫约
第八章分崩离析
1 1888年5月18日,刚果自由邦,斯坦利瀑布
2 1888年7月1日,巴黎,圣叙尔皮斯教堂
4 1890年6月,刚果自由邦,斯坦利瀑布区
5 1894年7月,康涅狄格,艾沃里顿
6 1893年3月4日,马涅马地区,尼扬圭
第九章特许公司和殖民暴力
1 1888年2月14日,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宫
2 1890年12月,刚果自由邦,赤道站
3 1900年1月,恩多博,安特卫普特许区
4 1898年1月13日,法属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5 1897年6月27日,比利时,安特卫普
第十章“红橡胶”的丑闻
1 1902年,班加拉区,安特卫普特许区
2 1903年5月20日,伦敦,下议院
3 1904年12月,巴林加,英国-比利时印度橡胶公司特许区
4 1905年2月16日,巴黎
5 1906年,英国,教会教区礼堂
第十一章终结
1 1906年2月20日,布鲁塞尔,众议院
2 1906年2月19—21日,巴黎,法国国民议会
3劫后余生:1908—1929年
致谢
注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