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创造》简介:

菲尔兹奖、日本学士院奖、日本文化勋章得主

日本数学大家——广中平祐,亲笔自传

◎编辑推荐

★讲述数学学习的心得感悟

探索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根源

★记录从数学启蒙到“菲尔兹奖得主”的人生经历

呈现数学家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与思考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广中平祐先生的亲笔自传。作者以解决“奇点解消问题”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如何学习数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历程,分享了在挑战数学难题过程中的思考方法与感悟,并就“数学与创造”“创造与情绪”“分析与大局观”等话题做了深入阐述。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广中平祐先生研究生涯中的文章、照片等资料,是了解日本数学研究以及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科普佳作。

◎名人推荐

广中平祐教授不仅为我介绍之前已有的理论,还详细讲了当时他自己的研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研究数学的人是什么样的。

——许埈珥 2022年菲尔兹奖得主

广中平祐在“奇点解消问题”上的贡献,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的成果之一,在当今仍然无人能望其项背。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数学家,沃尔夫奖、阿贝尔奖得主

《数学与创造》摘录:

大学毕业后,开始进入大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课程,周围的许多人就开始发表论文。也就是说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或理解高深的理论,而是开始进入创造的阶段。况且,作为一个数学家,要想成名仅仅是读懂书是远远不够的。 我也和大家一样,不满足于以前的只学习理论,但却从未想过要写点什么。 这有几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我对大学研究院的一个老前辈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持赞成意见。他常常这样说:“你们为什么尽写一些没有用的论文,每年拚命地写,到头来不都被遗忘了吗?说得好一点,最多十年也不会再有人提到了。这种论文只会缩小图书馆的收藏空间,没者任何其它意义。如果说写这种论文是徒劳的话,那么读这种论文更是徒劳的。我是绝对不写的.” 这位前辈不管对什么事情的理解都能入木三分,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并且批评起来目光锐利。实际上,我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现在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十分惊人,大部分都没有得到任何评价,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这一点,今后仍然如此。 我没能拿起笔来写论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被过去发表的汗牛充栋的论文压倒了。 一般来说,论文是考虑成熟后才发表。而且,过去被称作大数学家的人们,都是接二连三地发表一些无可非议的成熟之作,使人读了这些论文,就油然觉得: “我还有什么资格再写呢?因为与他们相比,写出来也是毫无价值的。” 例如立志想当一名吉他演奏家的人,假定他在学习过程中有幸听到名吉他演奏家的演奏,他对演奏的美妙的声韵会入迷,并深深地被感动。等他醒悟过来后,就会觉得自己要登台演奏吉他简直是非分之想。这是因为演奏家的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他自己却认为不管自己今后怎么费力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我没有写论文的理由之一与此十分相似。 可是,如果一个人不写作论文,不创造自己的理论,是永远打不开通往数学家之路的。到底应不应该写呢?这个问题一直使我沉浸在苦恼之中。 那天下午,我在栽满了...

《数学与创造》目录:

第1章 生活与学习 1
发现创造 2
人生之师 10
以父为师 13
母亲的生活方式 20
深入思考的能力 28
学习和人的智慧 33
教会我坚持不懈的朋友 39
人生的选择与志向 46
迈向数学家之路 54
第2章 创造之旅 59
创造的乐趣 60
朋友与自己 63
飞向创造 70
创造的原形 74
竞争意识与放弃的艺术 79
失败体验与本心 87
实事求是 95
“目标”与“假说” 100
分析与大局观 104
何谓“简单明了” 112
何谓“本心” 121
第3章 挑战精神 123
逆境与人 124
创造与情绪 127
欲望与需求 134
向奇点解消发起挑战 137
带着问题入睡 144
学术态度 152
数学与运气、迟钝、毅力 156
第4章 自我发现 167
“自我”这个未知的存在 168
用耳朵学习的时代 174
发现多样化的眼力 187
人生就是服务 193
致年轻朋友! 20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