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与唐古特地区》简介:

1970年,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启了中国之行,此次考察历时三年,随后他将此次经历记录在这部书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旅行经过,并公布了探险所获得的材料。这部书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被译为欧洲多国文字,并且多次印刷出版。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这次中国之行主要往返于两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他的行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北京西行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然后原路返回北京,此次行程约三千七百公里。第二阶段,自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与一支唐古特人商队结伴来到西宁,随后抵达梦寐以求的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这是欧洲人首次深入黄河和长江上游。

对于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的任务是:“首先是对自然地理的考察,以及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动物学研究;民族学的考察则尽可能地进行。”其实他的四次中国之行,都遵循了这样一个统一“体例”,而正是因为考察的“科学性”才使他扬名于世。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大致上重复了古伯察走过的道路,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行程更富有科学成果,而这是建立在认真的勘测和记录的基础之上的。这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收集鸟类二百多种,标本一千余件;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标本一百三十件;昆虫标本三千多件;植物五百多种,标本四千件。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书对我们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益。这是我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当前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律动,需要积累更多的“在地”知识,需要更多的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更加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摘录:

四年前,经由俄罗斯皇家地理学会倡议,并且在陆军部对科学事业的力促之下,本人受命前往北部中国进行考察。对于天朝帝国的封闭疆土,我们所知甚少,仅有一些零散的信息源于中国书籍,源于十三世纪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描述,再就是曾经涉足于此的少数传教士之见闻。然而,从所有此类渠道获取的资料均极其肤浅,漏洞百出,以至于北起西伯利亚山地、南到喜马拉雅山脉、西迄帕米尔的整个东亚高原,如今依然像中部非洲或新荷兰岛[1]澳大利亚的旧称,由荷兰人威廉姆·简士和塔斯曼于17世纪上半叶命名。脚注未标明为“译注”的地方,均为译者注。 内陆一样鲜为人知。甚至关于这一宏大空间的山川形态,我们所拥有的数据也多为臆想;至于当地自然状况亦即地质构造、气候、动植物群落,我们同样一无所知。 这个有待发现的世界(terra incognita),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地的中心,其幅员之广超过东欧平原,其海拔之高并无任何区域能够企及,加之地貌多变,时而为崇山峻岭所分割,时而是绵延不绝的荒漠——这一切无不引发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这无疑是自然科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开阔舞台,但这片秘境如何吸引旅行者,便如何以万般困苦令人畏惧。一方面是风暴、干旱、酷暑及严寒轮番肆虐的可怕荒原,另一方面则是通常对欧洲人怀有戒心乃至敌意的民众。 接连三年,我们行进在亚洲的荒野之地,历尽艰辛,幸亏非凡的运气才实现目标:不仅抵达库库淖尔(青海湖),还进入藏北高原,直至蓝河[2]俄国文献中对长江的别称之一。 我所说的幸运,归因于与我朝夕相伴的同行者。年轻的陆军少尉米哈伊尔·佩利佐夫,不愧是我的得力助手,他做事勤勉、精力充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两位来自外贝加尔的哥萨克——潘菲尔·切波耶夫和顿多克·伊林奇诺夫,同我们一起完成了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旅行,考察事业的信念及真实性,与这两位勇敢而忠实的伙伴密不可分[3]在旅行的第一年,我们也曾有两名哥萨克帮手,但他们却很...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目录:

第一章 从恰克图至北京 / 1
第二章 蒙古人 / 33
第三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一) / 69
第四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二)/ 102
第五章 鄂尔多斯 / 132
第六章 阿拉善 / 160
第七章 重返张家口 / 186
第八章再次考察阿拉善 / 198
第九章甘肃省 / 222
第十章唐古特人 / 258
第十一章 青海湖和柴达木 / 268
第十二章 藏北高原 / 289
第十三章 青海湖和祁连山地的春天 / 324
第十四章 从阿拉善穿越戈壁腹地前往库伦/ 34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