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与圣徒》简介:

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习俗,也是一种危险的恶习,甚至在某些宗教中,是一种禁忌,被认为是“一种灵魂的恶疾”。在广泛游历期间,劳伦斯·奥斯本(Lawrence Osborne)见证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饮酒的看法,这让他产生了好奇:饮酒是文明和头脑清醒的标志吗?还是恰恰相反?在放纵与克制之间,酒在不同的社会中究竟落在哪个位置?

本书是一本酒文化主题的游记,对东西方之间根深蒂固的文化冲突、以及饮酒给当今世界带来的惊人影响力提出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见解。

《酒鬼与圣徒》摘录:

周五晚上,酒店对面的清真寺用泰国南部的一种马来方言亚维语进行训诫。每说完一段激情昂扬的训诫词,伊玛目就会稍作停顿,长长地叹息,发出愤怒的啊哈声。男人们光着膀子坐在咖啡厅里,一起观看曼联比赛,旁边放着装有荔枝果汁和绿色果冻的塑料马克杯。只有在球门球的间隙,他们才会腾出一只耳朵来听训诫。而那些将摩托车停在河边的男孩子们,正仰卧在各自的摩托车上,随着啊哈声在夜空回荡,纷纷抬起了头。 我连一个能喝酒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很是挫败,无精打采地回帝国酒店。漫漫长夜,唯有橙汁,还有诵读和讲解古兰经的马来西亚电视节目为伴了。可就在我从全副武装的保安面前走过时,我看到了一个身材高挑的人妖(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雌雄同体,但这个词通常指接受过变性手术的男性)正噔噔噔地走过市集。我暗暗告诉自己,在享乐主义的那拉提瓦,跟着人妖走准没错。果然,她拐进了一家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沙龙”。 但这家沙龙里清一色的都是人妖。她害羞地望着我,问我有什么目的。这个问题问得好。当时我觉得,提出与变性妓女发生关系的要求,会比直接开口要一瓶时代啤酒合时宜。变性妓女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她拿着这些套路来挑逗我。我冒着风险,提出要喝啤酒。她走进里屋,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大象啤酒,这是泰国本土酿造的啤酒。接着,她打开了卡拉OK 的屏幕,要好好招待我。 “我和你一起?”总算说英语了,她用那修长的、涂抹着指甲油的指甲指了指她自己,然后又指了指我。 我大胆地拒绝了,然后问她喝大象啤酒有没有危险。清真寺传来的那一阵阵啊哈声,听起来着实有些刺耳。 “不是啦,”她用泰语说道,“伊玛目讲的是净礼的重要性,比如洗脚。” “与饮酒无关?” “那是上周的主题。” 人妖呢?我想问,《古兰经》里对人妖又是怎么说的呢? 乔治·康沃尔·刘易斯勋爵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若我们没有体会过快乐,生活再苦也能熬得过去,这就是人生的不幸。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噩梦。当我从梦中惊醒...

《酒鬼与圣徒》目录:

1 金汤力
我时常在6点钟去米兰的酒廊喝一杯。冰块在碰撞中发出低沉声响,金汤力的青草香气弥漫开来。
2 贝鲁特的一杯亚力酒
作为唯一拥有酒文化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是连接饮酒与禁酒的重要纽带。
3 恐惧贝卡
“可怜的黎巴嫩,”那位女士说,“夹在以色列和真主党中间。”
4 与瓦立德•琼布拉特共进午餐
命运让军阀和酿酒师两种人格集中在一个身躯里,又很难让两者融为一体。
5 艾丽帕利酒吧
午夜12点,整个阿布扎比的酒鬼都会来到这里,喊着要喝伏特加鸡尾酒。
6 英格兰,属于你的英格兰
酒让英国人的家庭生活得以维系,又让它乱成一锅粥。酒无处不在。
7 盛夏的纯粹光芒
葡萄酒是来自狄俄尼索斯的神秘馈赠。他是琼浆玉液造就的神,是永恒生命的化身。
8 马斯喀特的新年
新年降临前,我们只剩下一小时在阿曼这座宝石般的城市里寻找香槟。
9 伏特加
绝对伏特加之父卡尔森喝起酒来有着棋手般的气度,仿佛是蒸馏带给他的。
10 亲爱的伊斯兰堡
我独自待在房间里喝酒,耳边回响着清真寺宣礼吏在黑暗中呼唤信徒祷告的声音。
11 生命中形形色色的酒吧
人就像需要氧气一样需要酒吧,那是打发旅途单调和孤独的圣地。
12 内战期间喝一杯
当吉兰丹州的马来人想要从束缚中短暂逃离时,他们会选择泰国的双溪哥乐。
13 生命之水
对于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而言,威士忌属于“我们”,它深入骨髓,是回顾过往的纽带,绚烂得令人眼花缭乱。
14 一路向西
佩拉宫的酒吧里挂着苏丹的画像,客人会在厚重的吧台旁坐下,点上一杯特调鸡尾酒。
15 温莎酒店的黎明
我越发爱上了在晚上6点10分饮酒。在这个没有生机的世界里,再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提并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