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通识》简介:

罗振宇、俞敏洪、于丹、孟非由衷推荐,得到APP•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师精品课——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得到APP 10万人都在学

.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SHOU部系统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通俗读本。

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很努力、很认真、很坚忍不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就必须发明一种生活模式,让我 们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即便最终一切将化为尘土。心理学,就是这么一套让人幸福生活的理论和方法。而本书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讲述这套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认识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残酷冰冷的世界感到温暖与幸福。

本书分为三章,每一章及其章内的小节相对独立,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3大人生主题、13个探索目标、32个心理学概念、20个心理学实验、12位心理学家经典理论/研究,兼顾权威、严谨、趣味于一体。读完本书,你必将更好地成长

编辑推荐:

人在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学?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时,心理学就起作用了

通过科学,我们获得了自由,通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中国SHOU部面向大众、系统介绍心理学通识的书——心理学是科学的成功学。

个人成就=20%的智力因素+80%的非智力因,而主导我们成功的所有非智力因素都在心理学通识里:情绪智力、控制力、延迟满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成长型思维等。本书会帮助你发现、解剖、最终突破你自己的思维局限,让你通过提升和开发你自己的非智力因素,走向成功,拥抱幸福。

★帮助我们摆脱自我认知过程的陷阱,在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完美的心理世界的心理学通识。

我们无法控制这个物理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幸福与否,其实是取决于你自己:

只要拥有掌控感,寿命就会更长,而真正的控制感就是活在当下;

“衰老”只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人人都能够“返老还童”;

慢慢来,反而快——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质资本;

约拿情结——我们不仅害怕失败,更害怕成功;

胜利者效应——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自卑,是因为有了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理性平和: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

★罗振宇、俞敏洪、于丹、孟非由衷推荐——每个愿意审视自我、改变自我的人都应该读的心理学通识。

有人告诉我们:按自己的想法活,天高地广;有人告诉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人生。可是,“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这个情境,是不是有点像“密室逃脱”游戏?

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不是概念和逻辑的堆砌,而是只看到一个人,在这个“密室逃脱”游戏中,走在你的旁边。你在探索自我的秘境。而他指点给你看——前人立好但是被风沙掩埋了的路标,以及转过这道弯之后可能看到的风景。

如果你是一位勇于向内探索、思考人性,渴望改变自我且富于行动力的人,那么恭喜你,你找对书了。

★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通识读本——本书源于得到APP备受好评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基础三十讲》,近十万用户热烈好评。

•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理学的大门。

•是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个人心理世界成长的加油站,喜欢。

•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更准确地洞察世界,和谐共赢!

•刘老的讲解让我觉得心理学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反而是时刻与我们的生命相伴的。

•真的是如获至宝。里面的内容全都是凝练的精华,又是一片新天地。

•非常幸运能学习刘老师的课程。期待自己在心理方面能变得成熟和睿智。

•能遇到这样系统的课程很幸运。

•非常庆幸自己现在能看到这门课程。

•总是自卑绝望,现在要用“成长型思维”让自己每天接近自己想要的“高自尊”。真心感谢刘嘉老师。

•希望在自我认知上有所进步,减少自己对自己的质疑与无谓的内耗,谢谢老师。

媒体评论:

外科医学的泰斗裘法祖说医生做的事,就是“背病人过河”。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治病,还要不断安抚肩上病人的恐惧。背人过河——这才是现实世界中,知识分子和他服务的公众之间的真实关系。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你也能感知到那个背着你的肩膀的力量。

——罗振宇(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

这本书的读者应该是愿意审视自我和愿意改变自我的人。如果遇见这本书的读者恰好是这样一位勇敢、真诚而且富于行动力的人,那么恭喜你,你找对了书。

我喜欢作者这样描述心理学通识的功能:“通过科学,我们获得了自由;而通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嘉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很深入,但他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很浅出,所有人都能够看懂。他擅长把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让人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不知不觉理解自己更多。认识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读完此书,你必将更好地成长!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书,我不能说这是读者最想读的书,但这是每个愿意向内探索、思考人性与幸福的人最应该读的书。

——孟非(著名主持人)

《心理学通识》目录:

第一章认识自我:我们一直活在对人性的最大误会中
我是谁?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似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又什么都知道的成人?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
01. 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我是谁?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我”是三位一体:本我、自我、超我
•解决本我和超我冲突的最粗暴选择:压制人的动物本能
•禁锢了欲望,同时也就禁锢了人性
•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这毁灭的是肉体还是精神
•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另一条路:五种心理疏导的方式
•升华:为恨找到爱的归属
•与其冲突战争,不如握手言和
•结语:于暗黑处见自我
02. 感性: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快活
•情感的功能:情感定义了好与坏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能,感性可以提供比理性更好的建议
•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
•情绪控制: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葡萄
•形神一体:神不乱,则形不乱
•结语:不妨也尝试跟着感觉走
03. 意识:理解人生之路
•为什么会走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意识
•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决定我们的行为
•意识让我们爱上我们自己
•意识不是用来做选择,而是用来理解选择的
•结语:理解人生之路,然后迈步向前
04. 自我的成长: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我:一个不可分割的我
•自恋中的无知
•具身认知:因为微笑,所以开心
•约哈里之窗:通往认识自我的窗户
•成长:从心所欲,不逾矩
•结语:随性、随喜、随缘
•本章结语:快乐并不可耻,快乐才是生活的真正目标
第二章掌控自我:拥有一个不打折的人生
无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战争,自我的融洽与分裂,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生的挫折与迷失之中;是宣泄还是压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掌控自我?
05. 控制: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掌控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人的一生,唯控制二字
•人生艰难,唯控制二字
•抑郁的一个原因就是控制感的缺失
•结语:真正的控制感来源于活在当下
06. 专念:身心合一,活在当下
•专念:生活中的一滴蜜糖
•时间相对论:心理的当下并非物理的现在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结语:不再问“那怎么可能”,而是问“为什么不能”
07. 应用:用专念来战胜焦虑
•无用的焦虑:身在当下,心在未来
•掌控身体,让心灵从未来回到现在
•理性情绪疗法:从信念上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的信念
•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辩论法来破解不合理的信念
•结语:寻找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使命
08. 延迟满足:慢慢来,反而快
•棉花糖实验:原始社会的享乐主义在今天的投影
•延迟满足:为未来而等待
•误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正确的办法:慢慢来,反而快
•人的终极价值: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的事业
•结语:在做人上不分你我,在做事上不分边界,实现自我价值
09. 应用: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测测你是否有拖延症
•对拖延症的误解:因为懒而拖延
•拖延的三宗罪
•对抗拖延症的三个误区
•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进阶:小步快跑,迭代升级
•结语:毁灭人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
•本章结语: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却可以控制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三章超越自我,追求幸福
年轻时,我们把才华写在脸上,无所畏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褪去锐气和光芒,变得谦卑与顺从。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我们不仅压制自己危险的、可憎的动物本能,我们也常常压制自己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
10. 自尊: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质资本
•高自尊是抵抗贫穷的心理防线
•自我增强:寻求积极评价,避免负面反馈
•实现高自尊:降低不合实际的抱负
•“约拿情结”——我们不仅害怕失败,更害怕成功
•结语:奔放的人生
11. 自信: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胜利者效应: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成长型思维: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以始为终,以简求真
•结语:愿效能的力量与你相随!
12. 理性平和: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
•互联网时代的“民科”
•超越自卑感
•放下欲望,极简前进
•低强度的正性情绪:爱我所爱,愉悦轻欢
•结语: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3. 应用:幸福来源于行动
•享乐跑步机陷阱:幸福感与物质财富无关
•幸福感只是一种主观体验
•幸福感的两个来源:享乐与良好生活
•行动: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均衡的生活:平衡当下的享乐与未来的意义
•感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结语:幸福乃追求幸福之目的
•本章结语:超越自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