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的理路》简介:

自由民主体制是一个值得不断诠释、反省、改进的社会制度。本书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切入,分析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渊源、发展与困境。作者认为,当前西方自由主义过于强调个人主义、普遍主义与中立性论旨,已产生不少偏差,因此建议我们善用自由主义传统中的其他资源,发展一种比较社会化、特殊化、偷化的自由主义类型。在民主政治方面,作者同样认为代议制度有其局限,必须济之以参与民主与审议民主的精神。

《自由民主的理路》摘录:

所谓“人与人之间平等”,其实不全然是事实观察的陈述,而是带着强烈规范色彩的命题。我们知道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人与人之间的身高体重、聪明才智、美丑善恶、财富地位都是不相等的。这种不平等首先表现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征与秉赋,接着由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加以确定,所以很多哲学家就认为政治统治也应该反应这种先天及后天的差距,让某些禀赋较高者(特别是那些具备政治才华的人)统治其它人,如此才符合自然法则或自然公理。 面对这种柏拉图式的“专家治国”或“哲君统治”的主张,自来捍卫民主政治的人士就必须绞尽脑汁想出一套足以支持“人人平等、大众统治”的理由。通常这种论证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诉诸犹太及基督教信仰传统,搬出“上帝造人、人人平等”的宗教信仰;另一个则是走人文主义的路线,从人人不平等的现象之中指出“内在道德意义的平等”或“政治权利上的平等”。 相对而言,人文主义的论证则强调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由于我们每个人不管高矮胖瘦、美丑贤不肖,都拥有可贵的生命。因此人人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让彼此的生命都能在获得适当滋养的环境下成长。 正是由于自然禀赋及后天社经条件设下种种藩篱,使人类无法在这些领域获得平等的对待,所以我们才更有必要透过法律制度及政治权利的设计,让大家在这个“人文化成”的领域享有难得的平等。从这个角度看,政治平等的主张固然违反自然法则,然而它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