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龠》简介:

本书凡收文六篇。其第五篇成于民国二十四年,时北平各大学学生方发起一读书运动,来征文,原题名《近百年来之读书运动》。旧稿散失,数年前由友人自台北钞寄,兹易今名。其余诸篇,皆成于旅港以后,一九五五、五六年问。其第四篇,三十七年始作于江南大学,未经刊布,稿亦遗逸。今所收,则旅港后新作也。自念少孤失学,年十八,即抗颜为人师。蛰居穷乡,日夜与学校诸童同其起居食息。常以晨昏,私窥古人陈编。既无师友指点,亦不知所谓为学之门径与方法。冥索逾十载,始稍稍知古人学术源流,并其浅深高下是非得失。然仅以存之胸怀间,亦未敢轻有所论述也。嗣后稍有撰著,而终不敢轻谈门径方法。良以人之为学,才性既不同,机缘复互异,从人之道,难可一致。自审所窥有限,岂宜妄有主张,转滋贻误。顷年踰六十,少壮所志,十不偿一;精力就衰,殆不能更有所深涉。而厕身师席,亦垂五十寒暑矣。平生微尚,所拳拳服膺,自以谓是者,举以告人,义亦宜然。

《学龠》摘录:

当时经学正盛,而学者已懒看全经,其流弊可想。只为专以读书为我作文题目,则极其所成,亦不过为一追遂时趋之名士,却说不上真知学问。 陈氏谓: 浮躁者其志非真欲治经,但欲为世俗所谓名士耳。彼徒以讲经学为名士,则其所作经解,不过名士招牌而已。即使解经可取,而其心并不在圣贤之经,此不得谓之读经书之人也。 而且博士之学,正因为其不究大义,只从难解难考处留心,所以又渐渐养成了一种骄矜之心,其读书似乎只在寻求古人罅隙,有意和古人为难,却并不能把前人所著书平心静气从头细读。

《学龠》目录:

序目
略论孔学大体
本论语论孔学
朱子读书法
朱子与校勘学
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