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简介:

【编辑推荐】

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作品

◎以一种更具才气和诗性的语言,本书表达了与德勒兹、瓜塔里、本雅明和福柯相似的怀疑

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睡眠作为最后的抵抗,也难逃被终结的命运

···

【内容简介】

21世纪资本主义不断扩张,每时每刻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迫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奔忙,让我们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并破坏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命已经被裹挟进了没有间歇的持续状态,不停地运行。

睡眠是人们从纷繁世界中抽身而退且暂作修整的必要行为。由于它本质上不能带来效益,给生产、流通和消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永远与24/7体制的要求相冲突。资本主义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以北美地区为例,20世纪初的人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如今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也许,我们将进入无眠时代。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数码乌托邦正在网状地捕捉消费者的每一个踪迹和冲动,使其快速无产阶级化。 我们须拿出超控制艺术、自由和梦想,来反制被自动控制的这个社会,去开始一个新的关怀时代。这本《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是对我们的一记当头棒喝!

——陆兴华,哲学家,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一本魅力十足的小书。

——《纽约时报》

·

这篇驳斥精良凝练的程度有如一行纯可卡因。

——《洛杉矶书评》

·

一本黑暗而充满才气的书。

——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 《艺术论坛》(Art forum)

·

一场关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如何辗转潜入到我们生活最私密的部分的讨论,睿智又有趣……《24/7》探索的是生活在当今时代无休止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和它复杂多样的影响之下的人类个体、人类梦境和这个种族的未来,这探索极为精细巧妙。

——反击(Counter Punch)

·

《24/7》是克拉里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作品,大概也是这一类书中最值得注意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这个星球上思想最为透彻新颖的研究者之一,他的博学为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在《24/7》里,克拉里对广阔繁多的知识碎块天衣无缝的编织组合,让人联想起米歇尔·福柯的作品……它具有一种道德热情的烙印,这为克拉克的论争提供了燃料,也突出强调了那些岌岌可危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的未来——既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情感层面上。另外,它极具可读性。

——《流行议题网》(Pop Matters)

·

克拉克提出的观点很机智……狡黠富有远见。

——欧文·蒙哥马利(Erwin Montgomery),克里斯汀·鲍姆家萨博 《新调查》

·

24/7式的电子交易的幻影将商品深深地印刻进我们身体的肌理,独独留下睡眠以供片刻喘息。乔纳森·克拉里以其对于看似永恒的当下的敏锐批判刷新了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麦肯基· 沃克(McKenzie Wark), 《解体的景观》(The Spectacle of Disintegration)作者

·

(在24/7式的世界里)我们在被迫持续生产的同时,消耗我们自己、我们的世界以及想象一个共同未来的集体能力。这是对当代生活的模式和节奏的绝佳评论。

——朱迪· 迪恩(Jodi Dean),

《共产主义的视域》(The Communist Horizon)

《24/7》摘录:

人们被形形色色的设备所包围 电视只是最早出现的一类 它们的使用往往遵循一套强有力的习惯模式,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以及自动做出反应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们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权力战略的组成部分 目的不是为了蛊惑大众 而是为了使大众丧失活力 变得中庸 剥夺人的时间。 即使在这种习惯性的重复里 有人明知这种希望是虚假的 还对此不依不饶 好像多点击一次滑鼠 再滑动一次触屏就会别有一番天地 似乎就能获得救赎 就能逃离那令人窒息的乏味 我们已经沉溺在里面太久了。在24/7的环境中 我们失去了做白日梦或任思绪游荡进行自我反省的能力 本来在缓慢的空闲时间里 它们都是可以发生的 现如今的系统和产品 亮点就在于运行速度:下载文件或连接网页时 等待的时间难以忍受 当出现延迟或时间空档时 你不能够浮想联翩 无法从眼下的束缚和要求中松绑 类似幻想的东西与强调效率 功能和速度的体制之间 存在深刻的矛盾

《24/7》目录: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注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