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简介: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孩子3~7岁时,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阶段,有力量的爸爸会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体验新奇的事物、建立责任意识。厚重的父爱,是孩子社会化最坚强的后盾。

胡慎之老师以自己的儿子为记录对象,让心理学理论寓于生动的儿童成长故事之中,将专业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通过阅读本书,父母不仅能了解3~7岁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照顾,与世界、社会、他人和谐相处。

编辑推荐:儿童心理发展有很多关键期,一旦把握不好,就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一位心理学家爸爸怎么养孩子?本书作者胡慎之就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他从心理学角度,勾勒出了孩子3岁之后的心理发展轨迹,将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经历、心得、总结及深刻思考汇成了这本育儿手记,帮助父母们掌握打开孩子心灵的密码,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摘录:

好父母,放手让孩子成长。 父母要成全孩子。 最好的家庭结构是三元的,即爸爸、妈妈和孩子。而最好的家庭关系就是,爸爸是爸爸,妈妈是妈妈,孩子是孩子。P3 一旦家庭只有二元,如孩子和妈妈黏得很紧,爸爸被边缘化,或孩子夹在父母中间,根据要求,一会儿和爸爸亲近,一会儿和妈妈亲近,那么这种结构模式中的二元就基本上会呈现对立的状态。失衡的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对平衡的精神状态,总充满着深深的焦虑感。P4 许多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被大人问一个问题:“你和爸爸亲,还是和妈妈亲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和他最亲近的人,如果非要他选择其中一个,孩子的心中肯定对另一个充满愧疚。P4 成长在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内心会有自卑感。P4 如果我们的内在觉得父母是爱我们的,在父母那里感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那么,我们以后对任何人就都会有相同的感觉。P5 父母在和孩子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要明白两点: 第一,要有爱; 第二,爱的感觉是成全。P7 有时候,父母可能会把孩子当成工具,让其去完成、满足自己的心愿,不成全孩子的成长。P7 父亲还不好的检验标准是孩子的感觉。P7 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所需的父母职能是不一样的。父母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养育方式,更要关注孩子的感受。P8 父爱是有条件的。 曾有一位年轻人面带困惑地来找我,对我说:“胡老师,在我小时候,我爸爸很忙,经常不在家,有时候我一两个月都见不到他,他回来的时候,总会记得给我带份礼物。但是,只要我犯一些小错误,他就会勃然大怒,把我痛扁一顿。为什么我的爸爸会忽然对我很愤怒呢?难道他不爱我吗?” 我告诉他:“你父亲是爱你的,所以他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会心生愧疚,但同时他也对你有所期待。他期待你能帮助他解决他的愧疚,方法就是:我不在,孩子也成长得很好,和我想象的一样。”P11 在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里,夫妻关...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目录:

第一章 好父母,放手让孩子成长
1.1 父母要成全孩子
1.2 有力量的父亲更容易给孩子建立规则
1.3 能够控制并觉察自己的妈妈给孩子安全感
1.4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第二章 好的亲子关系培养高价值感的孩子(3~4岁)
2.1 豆子学吃饭
——内心强大的父母敢于让孩子尝试
2.2 豆子有点怕
—— 孩子容易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
2.3 爸爸接小豆子放学
——兑现承诺远比承诺重要
2.4 睡前小故事
——给孩子用心的互动陪伴
第三章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是亲子教育最好的方式(4~5岁)
3.1 我喜欢亲妈妈
——适当分离有利于孩子建立性别认同
3.2 幼儿园里的“死党”
——让孩子自己交朋友
3.3 拉着爸爸去演讲
——孩子需要以爸爸为榜样
3.4 洗澡引发的家庭战争
—— 过度的掌控不是爱
3.5 帮外婆收拾碗筷
——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机会
3.6 打碎了汤碗
——孩子做“坏事”是本能地探索不同事物
3.7 我爱玩水,不爱洗澡
——父母适当放权,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
3.8 学围棋
——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3.9 不想成为钢琴家
——不要用孩子的能力满足父母的自恋
3.10 去学轮滑啦
——父亲的参与让孩子在探索时更有安全感
3.11 我很喜欢狗狗
——宠物带给孩子存在感和成就感
第四章 为孩子建立与世界良好接触的桥梁(5~6岁)
4.1 我想去游乐场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成长过渡期
4.2 小朋友受伤了,我很害怕
——出现意外,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
4.3 我把房间的墙刷成绿色了
——让孩子在家里获得充实的存在感
4.4 和家人一起去旅行
——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未知
4.5 骑车摔倒了,很痛
——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更有力量
4.6 有个女孩,是“青梅”
——如何更好地讲解性
4.7 第一次独自飞行
——孩子需要作为独立的个体去经历风雨
4.8 教爸爸玩游戏
——有序的竞争帮助孩子发展能力
第五章 好父母给孩子爱与自由(6~7岁)
5.1 语文考了87 分
——权威,不是绝对的存在
5.2 坏爸爸,我恨你
——惩罚孩子,父母意见要统一
5.3 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
——胆小怕事,不是善良,而是恐惧
5.4 生病了,我想吃冰激凌
——不要让孩子为获益而生病
5.5 老爸比我想象的还厉害
——陪伴是双向的
5.6 重做手抄报
——孩子的世界里不能只有对与错
5.7 我的房间是我的私人领地
——尊重边界,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
5.8 豆子打架,老爸也很郁闷
——如何做一位好父亲
附录一 心理师爸爸给孩子的一封信
——孩子,愿你自由探索自己的价值
附录二 关系优于教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