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简介: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同时又蕴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提出: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将超越自卑。

《自卑与超越》摘录:

由于自卑感常常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人们总是产生一种优越感来弥补心理上的落差,但是这种优越感产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实际生活没什么用,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它束之高阁。他们的行动变得小慎微,关注的不是如何努力获取成功,而是怎样竭力避免失败。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表现得犹豫不决,止步不前,甚至节节后退。

《自卑与超越》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意义
人生面临的三大问题
社会情感
童年经历的影响
身体缺陷
溺爱
忽视
梦境和早期记忆
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章 精神和肉体
精神和肉体彼此间的相互作用
情感作用
精神特征和身体特征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自卑情结
优越感的获得
第四章 早期记忆
个性形成的关键
早期记忆与人生态度的关系
对早期记忆的剖析
第五章 梦境
过去对梦做出的解析
弗洛伊德对梦的观点
个体心理学方法
人生态度的强化
象征和隐喻
常见的梦
病例研究
第六章 家庭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角色
父亲的角色
关注与忽视
平等的手足关系
家庭排行
长子(女)
次子(女)
老幺(最小的孩子)
独生子
第七章 学校影响
教育中的变革
教师的作用
性格培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儿童发育状况评估
先天因素和后天培养
不同的性格类型
关于教育的几点观察
咨询机构的任务
第八章 青春期
青春期概念
心理特征
生理特点
成年期的挑战
青春期的一些问题
被溺爱的孩子
不想长大
轻罪
神经官能症
相悖的期待
寻找赞美和认可
青春期性行为
男性化
性别意识的形成期
青春期的期待
第九章 犯罪与预防犯罪
犯罪的原因
为获取优越感而努力
环境、遗传和变化
童年影响和罪犯的生活态度
罪犯的人格结构
犯罪、精神错乱和怯懦
犯罪类型
一些案例
合作的重要性
性格、生活方式和人生三大任务
合作精神的早期影响
家庭环境
贫穷
身体缺陷
社会不利因素
如何解决犯罪问题
体罚的局限性
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用方法
预防方法
第十章 职业问题
平衡人生三大问题
早期培养
纠正潜在的错误
天才和早期努力
人才培养
发现孩子的兴趣
孩提志向
早期记忆
角色扮演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解决办法
第十一章 个体和社会
抱团
宗教作用
政治和社会运动
社会关注的缺失和沟通失败
利己主义
精神障碍
过失犯罪
社会兴趣和社会平等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爱情,合作和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平等的伙伴关系
婚前准备
生活态度、父母和对婚姻的态度
友谊和工作的重要性
性教育
配偶选择的影响因素
婚姻中的义务与责任
常见的逃避行为
求爱
营造婚姻
婚姻中的性
单一配偶制,辛苦劳动和现实
婚姻问题的解决
婚姻与两性平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