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抑郁症》简介:

孩子失眠、厌学、易怒易哭、甚至自残自伤······

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几乎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有抑郁表现。

但冰冷的数据不一定能真正呈现事情的严重性,本书首度以亲历者口述形式,记录了17 个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后的挣扎与蜕变:“鸡娃”母亲,将学霸女儿逼成抑郁症;父母天天吵架,让孩子自认为是累赘……其中好几个故事在真实故事计划上发布时,戳中了上百万 父母的心。

本书医学顾问,原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于宏华,提出了具体的家庭治疗方案:心理养育。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情绪波动剧烈,如果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心理抚养,极易诱发抑郁。

本书为您补上中国家庭始终欠缺的一堂心理养育课。

【编辑推荐】

1,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抑郁。本书首度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真实呈现少年抑郁的症状与诱因:“鸡娃教育”、父母关系破裂、校园霸凌、创伤事件、遗传……

2,北京回龙观医院原主治医师于宏华担任医学顾问,提出具体的家庭疗法“心理养育”:

与其改变孩子,不如改变教养方式

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不只是孤立地治疗患病的孩子

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来治疗抑郁

家庭成员一起努力解决问题,而非相互指责

矫正“功利性教育”,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3,少年抑郁症案例中,90%的父母不懂孩子的真实心声,比如:

父母每次吵架,我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我觉得自己活不过26岁

因为父母难过得要死,又害怕父母难过不敢去死

4,随书附赠全国主要城市心理援助热线,如有需求,可就近拨打。

《少年抑郁症》摘录:

看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就能猜到他的父母是怎样的。 家庭代际创伤是指会在一个家庭中,一代代不断传递下去的心理创伤。心理治疗师莫雷·鲍恩说:你呈现的不只是你自己,还有你从成长的家庭;你当下的家庭模式,根植于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少年抑郁症》目录:

序 言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绪 章 躲在房间的孩子,敲不开门的父母
第一部分
父母什么都不懂,却总说是为我好
第一章 抑郁症让我成为更好的心理咨询师
第二章 偏执的父亲,抑郁的女儿
第三章 寄养在亲戚家的我,最讨厌的是自己
第四章 对从小社交恐惧的我,妈妈却说你要勇敢
第五章 我是母亲“鸡娃教育”的失败品
第六章 被孤立的优等生
第二部分
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他却得了抑郁症
第七章 卖房辞职,陪女儿度过抑郁时光
第八章 儿子抑郁后,我学着做一个父亲
第九章 抑郁后,家人说“我是吃饱了撑的”
第十章 初二那年,母亲和我开始被家暴
第十一章 想靠婚姻逃离原生家庭,却陷入新困境
第十二章 被同学霸凌后,妈妈说“他们只是闹着玩”
第十三章 缺爱的孩子,大概率成为不会爱的父母
附 录 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心理援助热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