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简介:

全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类是作者的一些感想;另一类是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陈述本书内容:由于我们这一代人生长于大动乱的年代,所以对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弊病有较多的关注,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其中的佼佼者全都直接进入高级专业人才的行列,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关注这些与他们的生活不直接相关的问题。从褒义角度看,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断断续续贯穿了我的终生,原因不明。可以说,就像久病成医那样,我已经无师自通地成了一个生命哲学家。每当看到与生命哲学有关的文字书籍,我都兴趣盎然,觉得句句渗入心田,加上自己的理解,揣摩,体验,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无神论的生命哲学。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内心挣扎痕迹,相信会引起遇到相同问题的读者的共鸣。虽然我的文字主要是灵魂的自说自话,但是如果能对他人有些帮助,当然也会感到欣慰。

给自己的个性一种风格,这是一种崇高而稀有的艺术。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某种必须被创造的东西。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摘录:

爱情的美好感觉是因宗教教条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贬低所做出的剧烈的反弹。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接触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刻意的遮遮掩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即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虽然清醒了会比较痛苦:我们丧失了一个神圣而美好的东西。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爱情又是什么呢?应当说是一种夸大对象的美好程度的激情,而只要激情变为长久的人际关系,激情就不得不回归为柔情,被夸大的对象也不得不回归本来的面目,而这原初和粗糙的真实当中必定包含了很多不那么美好甚至是丑陋的细节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目录:

只有审美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人,诗意地栖居
梭罗的文字
生活在水泥森林中
欧洲之行
摈弃费力的生活
我到底喜欢做什么
纯粹的欢乐
我的新职业
不竞争
生命的狂欢
摈弃激情
我能创造吗
难道没有激情了
机器一样的人生
生命的愉悦
要不要弄文学
真正有质量的生命
用写作来打发时间
只观察不批评
写什么
性欲与生命力
用心写点什么
生命意义与写作
兴趣所致
饶了自己
犹豫不决
生命正进入最好时期
星空·音乐·肿胀
我的心一片沉寂
走向涅槃境界
嫉妒是绿色的
生命的虚度
一切归于平淡
精神的愉悦与身体的舒适
人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
让生命欢乐
大痛苦与小痛苦,大快乐与小快乐
寻求快乐
做事还是纯玩
鸟儿为什么叫
没有话说的人
徒长一岁,何乐之有
硬核
中国人的精神荒芜了吗
亲历社会变迁
审美比重
美是稀少的
天籁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超越“叔本华钟摆”
阅读尼采
存在主义
伊壁鸠鲁哲学
读老子
艺术·反熵
退隐和参与可以兼得
健全与疯癫
伏尔泰的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与精神生活
人到无求品自高
遵从内心和直觉
生活美好与否,只在一念之间
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值得经历
科学对于人的事情几乎无话可说
提高“生命浓度”的良方
生存的“哈哈镜”
快乐的两个维度
家庭与工作
工作是手段,不是目的
麻将与民族性
清澈的眼神
看书的快和慢
惬意的生活
你所拥有的就是你想要的
“他人即地狱”的解读
人们,我可怜你们
虽千万人,吾往矣
超越年轻和美貌
友情与爱情
赞美友情
我为什么几乎没有朋友
友情是快乐的永久源泉
爱情与孤独
遥想宇宙
人为什么求名
妈妈印象
悼王小波
他的名字是一个接头暗号
小波·时间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我们祝贺的对象
生命
小波辞世十四年
爱情回味
[附录]
我的编年史
我的兄弟姐妹
壮壮趣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