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路》简介: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众多挫折?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挫折当作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与经历又代表了怎样的意义?

中年危机——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称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霍利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着扮演—个“临时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打开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将迎来真实的人格。

在本书中,霍利斯教授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年经历的层次,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界定、调整自己的人格,从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开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从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义的彼岸,最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中年,是一段从痛苦到意义的旅程。

许多人把生活当作一部小说,我们被动地从一页翻到另一页,以为造物主会在最后一页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但并非如此。

勇敢踏上中年之路,会让我们更加清醒,为人生余下篇章担负起责任。

《中年之路》摘录:

如果我们理解了情绪的背景,就不存在所谓的疯狂。情绪不是我们选择的;相反,是情绪选择了我们,它有着自身的逻辑。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神经症体验詹姆斯·霍利斯

《中年之路》目录:

第一章 临时的人格 / 001
童年创伤 / 004
个人情结 / 009
第二章 中年之路的出现 / 015
内在压力与预警 / 018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024
身份变化 / 027
撤回投射 / 034
身体和时间感的变化 / 041
希望的减退 / 043
神经症体验 / 046
第三章 内在的转变 / 053
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对话 / 058
亲密关系问题 / 062
中年外遇 / 081
父母情结的影响 / 087
职业世界:工作与使命 / 105
劣势功能的显现 / 109
阴影入侵 / 113
第四章 文学案例研究 / 117
《浮士德》与《包法利夫人》 / 120
《地下室手记》 / 125
诗人与诗歌 / 128
第五章 个性化:荣格的当代神话 / 143
选择与决定 / 145
个体化的意义 / 149
第六章 航海与孤独 / 157
从孤独到独处 / 159
消化分离的创伤 / 160
经历丧失和撤回投射 / 161
直面恐惧的仪式 / 162
联系失落的孩子 / 163
激情的生活 / 165
灵魂的沼泽地 / 168
伟大的辩证 / 170
牢记死亡 / 175
生命是一束光 / 179
精选参考书目 / 185
普通参考书目 / 19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