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简介: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一本书。

据悉,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曾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1901年》获鲁迅文学奖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此外,他还获过中国报告文学奖、曹禺戏剧奖等。他的新作《长征》,在出版过程中受到了新闻出版署、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

——以上介绍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主页(http://www.rw-cn.com)

《长征》摘录:

会议休息的时候,博古和李德心情抑郁。 毛泽东对刚刚赶到的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说:“怨声载道啰……在会议上讲一讲。” 下午会议再开始后,毛泽东一反总是到最后才开口的惯例,开始了长い近两个小时的发言。毛泽东的讲话没有原始记录,根据陈云的说法,毛泽东讲的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那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向题》一此文发表时,标注的时间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那时,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毛泽东胸有成竹地住在中国西北黄土沟壑中的一间窑洞里,他在那里写下了大量充满中国智慧与伟人韬略的文字一一毛泽东的发言有意而巧妙地回避了政治路线问题,因为他知道解决政治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如果现在就陷入是否纠正共产国际政治路线的纷争中,日益紧迫的军事危机很可能会使红军面临致命的危险。毛泽东讲的实际上是一堂军事启蒙课。他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情到军情;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到中国内战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从《浒传》里洪教头和林冲的一场打架,到共产党红色武装的游击战术;从“丝毫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狂热和革命的急性病”,到“保守主义”、“逃跑主义”、“拼命主义”等等,毛泽东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他的讲活让与会者,尤其是那些军团指挥员们听了很顺耳,他们在毛泽东的诙谐幽默中不断愉快地开怀大笑。

《长征》目录:

第一章 突出重围
1934年10月·贵州甘溪
第二章 绚丽之梦
1930年11月·江西瑞金
第三章 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
第四章 路在何方
1934年10月·粤北与湘南
第五章 山河苍茫
1934年11月·湘西、皖南与豫西
第六章 橘子红了
1934年11月·湘南
第七章 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湘江
第八章 恭贺新年
1935年1月·乌江
第九章 夜郎之月
1935年1月·遵义
第十章 残阳如血
1935年2月·娄山关
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1935年3月·川北、湘西与陕南
第十二章 金少水畔
1935年4月·金沙江
第十三章 喜极之泪
1935年6月·四川达维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1935年8月·松潘草地
第十五章 北斗高悬
1935年9月·陕南与甘南
第十六章 天高云淡
1935年10月·陕北与川西
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
1936年7月·四川甘孜
第十八章 江山多娇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