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和科学基础》简介:

本书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三卷,俗称“观念3”。全书正文包括四章20节,四章标题为:“不同的实在区域”,“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的关系”,“现象学和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及“阐明的方法”。本书另外包括原编者附加的由作者撰写的四个重要附录。

本书内容根据作者在撰写三卷本“观念系列”计划时所完成的部分手稿编辑而成,虽然是有待继续展开的写作计划中最初完成的部分,但已显示了作者现象学哲学整体构思的基本方向,故始终受到现象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现在将本书作为三卷本“观念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另两卷同时纳入《胡塞尔著作集》出版,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整体的认识。中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法译本和英译本。

《现象学和科学基础》目录:

第一章不同的实在区域
§1物质物,物质性知觉,物质性自然科学(物理学)
§2躯体、躯体统握和身体学〔Somatologie〕
§3身体学和心理学的分界
§4自然科学思考中的“社群”
第二章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的关系
§5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
§6经验科学的本体论基础
§7区域概念和“种属”概念
§8理性心理学和现象学。实验心理学
§9现象学描述对经验领域的意义
§10现象学与鲍尔扎诺、陆宰、布伦塔诺等人著作的关系
§11物理学和心理学与其本体论基础间关系的区别。描述在
两种科学中的意义
§12理性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关系的进一步阐明
第三章现象学和本体论之间的关系
§13现象学研究的领域
§14本体论包括在现象学内
§15本体论的论断对于现象学的意义以及两种科学态度的区别
§16诺耶玛和本质
§17本体论概念对于心理学的意义
第四章阐明的方法
§18对独断论科学进行阐明的必要性
§19概念质料〔Materials〕的阐明
§20说明〔Verdeutlichung〕和阐明〔Klrung〕
附录Ⅰ从《观念2》向《观念3》的过渡
§1心灵物的构成(移情作用)
§2纯粹自我的实在化统握
§3关于自然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态度之间必然区别的第一
提示
§4心灵与躯体的结合
§5唯我论经验和主体间经验
§6构成问题的意义;现象学和本体论
附录Ⅱ个人自我和躯体
附录Ⅲ物的同一性和心灵的同一性
附录Ⅳ类型——经验的分类法
中译本附录
论“重读胡塞尔”的意义
胡塞尔现象学术语解释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有关条目
胡塞尔
现象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