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11年秋冬之际,故宫出版社的杨付红女士邀我参加一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明代诸帝传记的写作。本人多年从事明太祖朱元璋的研究,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就提出撰写一部简明扼要的《朱元璋传》。不意她说此传已有人捷足先登,让我另写其他皇帝的传记。我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明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虽然对明代诸帝的生平活动多少有所了解,但除明太祖之外,于其他帝王却缺少深入的研究,便婉言谢绝。她却不松口,要我无论如何得为她们出版社撰写一部明朝皇帝的传记,至于写哪个皇帝,由我自己定。盛情难却,我考虑再三,觉得自己过去对明末农民战争作过一些研究,此前还写过一部《晚明悲歌》,对明末的史料比较熟悉,就答应撰写一部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的传记。后来,待写完手中的其他书稿。又花了1年多的时间。写出本书初稿。再经多次删改、增补,终于完成了这项写作任务。

这部《崇祯往事一一明帝国的最后图景》,以明思宗在位17年的政治活动为轴线,展现崇祯一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此伏彼起、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以及明帝国大厦的崩解过程,揭示这位自称为“非亡国之君”的君主对明朝灭亡应负的责任。明思宗的确怀抱中兴之梦,在即位之初有清除阉党集团之功.而且一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生活俭朴、不近声色,从而赢得不少人的赞赏。但是,勤于政务、崇尚俭朴不过是阶级社会最高掌权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仅仅具备这些素质并不足以治理好国家,更不要说挽救危局。他在即位之初,虽然清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但却有其始而无其终,不久又重新起用身边亲信的太监,培植忠于自己的宦官势力,导致政局的混乱。在封建社会,任何王朝的最高君主,要治理好国家,特别是挽救濒临危亡的局势,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必须具备深远的目光、开阔的视野、高度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雄伟的气魄和高超的治国能力,从而制订出长远的治国方略。采取妥当的政策措施。明思宗虽然锐意求治,却缺乏治国理政的才干。未能认识明末社会危机的根源所在,未能针对当时的民族矛盾特别是尖锐的阶级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正确对策,而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功利主义行动。加上刚愎自用而又多疑善变、急功近利而又优柔寡断、虚荣心强而又缺乏担当、专横残暴而又刻薄寡恩的性格弱点.导致许多军国大事的决策失误、措置失当。所有这一切,终于导致明帝国大厦的倾覆,明思宗也就以有别于古来以酒、以色、以残暴、以奢侈、以穷兵黩武而亡的另一类亡国之君的形象定格于史册之中。

明思宗自缢煤山,李白成进入北京,宣告了明王朝的灭亡。作为一部明思宗传记,写到这里本来即可结束。但考虑到读者可能还想了解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农民军的最后结局以及清王朝进京后南明可歌可泣的抗清活动,因此本书在明思宗自缢之后还加了个尾声.扼要记述清军人关和南明的抗清斗争。

全书正文后面附录的学术论文《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草就于本书写成之后。文中运用确凿的史料,阐述作为明朝的末代君主明思宗如何因其种种决策失误,将明帝国的航船引向覆亡的深渊.驳斥了史学界某种认为明思宗是“非亡国之君”、明朝的覆亡是“一个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的观点,希望读者通过此文,能加深对明思宗其人其事的了解,并从其败亡的历史反思中获得有益的启迪。这正是作者撰写此文此著的目的所在。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实录、政书、正史、方志、档案、文集和野史、笔记,并参考许多当代学者的有关论著,力求史事论述的准确可靠、真实可信,但是,作为大众读物,文笔则力求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尽可能把云谲波诡、风雷激荡的历史场景和性格各异的历史人物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引起读者的兴趣,飞人寻常百姓家。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故宫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冯印淙女士和副主任兼责编王志伟先生和邓曼兰女士做了大量工作,书中的图片即是由他们查找挑选的,在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admin3473

Share
Published by
admin3473

Recent Posts

未来入侵

华语科幻星云奖、紫金山文学奖,…

9分钟 ago

混沌蝴蝶/科幻硬阅读

《混沌蝴蝶》是一本为科幻文学爱…

19分钟 ago

爆笑的爆笑动图:什么叫蒙太奇啊!

什么叫蒙太奇啊雪是这么玩的三个…

2小时 ago

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集锦(3篇…

10小时 ago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经典)生本教育心得体会9篇 …

10小时 ago

财务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财务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

11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