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强力推荐: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社会研究方法》摘录:

在某个社会中成长,事实上就是接受周围人所“知道”的事物的过程。……知识的基础就是约定俗成。 科学就是在寻求解答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一种答案。科学既可以切入约定俗成的真实,也可以切入经验的真实。 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认识论是知识的科学,方法论或许可以称为寻找解答的科学。 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 除了我们亲身的研究之外,我们终身都是他人新发现和新知识的受惠者。 很多时候,简单或是复杂的测量手段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确切的观察,而且还会增加精确度。 过度概化的危险之一是导致选择性观察。一旦你们认为存在某种特别形态,且获得了对于该形态的一般性理解,就很可能只注意符合这种形态的事物或现象,而忽视其他不符合的状况。绝大部分的种族偏见就是选择性观察的结果。 科学家运用足够的样本观察来避免过度概化。重复(重复进行同一项研究)是另一种保障。 我们愿意用因果和概率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科学的两大支柱就是逻辑和观察。 科学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资料收集处理的是观察的层面;资料分析则是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 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如何。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社会科学必须探究事情真相和了解其原因。 涉及价值判断时,人们很难获得一致的测量标准。 社会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的成因。只有在人们同意比较好坏的标准之后,社会科学才能告诉我们事件应该如何。但是,要获得共识几乎不可能。 很多不言自明的事常常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微不足道不再是阻碍科学研究的正当理由。 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是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行为。社会规律反映的就是许多个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 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

《社会研究方法》目录:

第1篇 研究概论
第1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
导言
寻求真实
一般的人类研究
传统
权威
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社会科学的基础
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
社会规律
总体而非个体
变量语言
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归纳与演绎理论
定性与定量资料
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
社会研究的伦理
自愿参与
对研究对象无害
第2章 范式、理论与社会研究
导言
几种社会科学范式
宏观与微观理论
早期实证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
冲突范式
符号互动主义
常人方法论
结构功能主义
女性主义范式
批判种族理论
再论理性的客观性
社会理论的要素
两种逻辑体系
科学的传统模式
演绎与归纳的比较:举例说明
图解对照
演绎式理论建构
开始
建构理论
演绎式理论举例:分配的正义
归纳式理论建构
归纳式理论举例:人们为何吸食大麻?
理论与研究的关联性
第3章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和政治
导言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议题
自愿参与
对参与者无害
匿名与保密
欺骗
分析与报告
制度性审议会
职业伦理规范
伦理问题的两种争议
“茶室”中的麻烦
观察人类的顺从行为
社会研究的政治蕴含
客观性与意识形态
无孔不入的政治
正视政治问题
第2篇 研究的建构
第4章 研究设计
导言
研究的三个目的
探索
描述
解释
通则式解释的逻辑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标准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错误标准
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
分析单位
个体
群体
组织
社会互动
社会人为事实
分析单位回顾
分析单位的错误推理:区位谬误和简化论
时间维度
截面研究
历时研究
近似历时研究
研究策略举例
如何设计研究计划
开始着手
概念化
选择研究方法11l
操作化
总体与抽样
观察
资料处理
分析
应用
回顾研究设计
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中的基本要素
第5章 概念化、操作化和测量
导言
测量任何存在的事物
观念、概念和现实
作为结构的概念
概念化
指标与维度
指标互换性
真实定义、名义定义和操作定义
概念次序的建立
概念化举例:失范概念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中的定义
操作化选择
变异的范围
变异的两极
关于维度的提示
界定变量和属性
测量的层次
单一或多重指标
操作化选择举例
永无休止的操作化
评估测量质量的标准
精确性与准确性
信度
效度
谁决定何者有效?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张力
第6章 指标、量表和分类法
导言
指标和量表
指标的建构
项目选择
经验关系的检验
指标赋值
处理缺损资料
指标的鉴定
女性地位:建构指标举例
量表的建构
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
瑟斯东量表
李克特量表
语意差异
哥特曼量表
分类法
第7章 抽样逻辑
导言
抽样的简要历史
阿尔夫·兰登总统
托马斯·杜威总统
两种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
就近法
目标式或判断式抽样
滚雪球抽样
配额抽样
选择线人
概率抽样的逻辑和理论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抽样误差
代表性与选择概率
随机选择
概率理论、抽样分布和抽样误差评估
总体与抽样框
总体与抽样框的回顾
抽样设计的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中隐含的分层
举例:对大学生进行抽样
多级整群抽样
多级整群抽样设计与抽样误差
多级整群抽样中的分层
概率比例抽样
非比例抽样和加权
概率抽样回顾
第3篇 观察的方法
第8章 实验法
导言
适于实验法的议题
古典实验
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实验组与控制组
双盲实验
选择受试者
概率抽样
随机化
配对
配对还是随机?
实验设计的变体
前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实验法举例
其他实验环境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
实验法的优缺点
第9章 调查研究
导言
适于调查研究的议题
提问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问题形式
问题要清楚
避免双重问题
受访者必须胜任回答
受访者必须愿意回答
问题应该中肯
问题越短越好
避免否定性问题
避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词语
问卷的建构
一般的问卷格式
回答的格式
关联问题
矩阵问题
问卷中的问题序列
问卷说明
预调查
一个综合例子
自填式问卷
邮寄问卷的分发和回收
监控问卷的回收
补寄问卷
可接受的应答率
问卷调查案例
访谈调查
访问员的角色
访谈调查守则
协调与控制
电话访问
电脑辅助电话访问(CATI)
电访的应答率
新技术与访谈研究
不同调查方法的比较
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二手分析
第10章 定性的实地研究
导言
适于实地研究的议题
定性的实地研究所要注意的特殊事

观察者的不同角色
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一些定性的实地研究范式
自然主义
常人方法学
草根理论
个案研究和扩展了的个案方法
制度民族志
参与行动研究
定性实地研究操作
实地研究的准备工作
定性访谈
专题小组
观察的记录
定性实地研究的伦理
定性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效度
信度
第11章 非介入性研究
第12章 评估研究
第4篇 资料分析
第13章 定性资料分析
第14章 定量资料分析
第15章 详析模式
第16章 社会统计
第17章 阅读和撰写社会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