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简介:

1980年,27岁的凯瑟琳莫名焦虑、恐惧,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她求助于著名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

魏斯花了18个月做传统心理治疗,想减轻凯瑟琳的症状。一无所获时,他尝试用催眠疗法。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记起引发她症状的“前世”记忆。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一个18岁的金发女孩阿朗达。后来,洪水淹没了乡村,她溺死在洪流中。

公元1756年,她是西班牙妓女露伊莎。

19世纪,她是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艾比。

二战时,他是德国飞行员艾力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后在战争中丧生。

这些都是凯瑟琳的前世,而她的症状似乎也是这些前世“业障”的结果。

令人震惊的是,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会向魏斯转达一些高度进化的“大师们”的讯息——有关生与死、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德行与罪愆等。每一次催眠,都仿佛一堂堂生死启蒙课。

魏斯对之既惊讶又疑惑,却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客观地记录下治疗全过程,4年后整理成本书。

前世轮回也许不是人类心智可以了解的,甚至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范围。但生死启蒙课透露了生命的不朽与真义,无疑改变了魏斯、凯瑟琳和数百万人的生活。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摘录:

1.耐心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那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2.在精神状态下学习快得多,但我们得选择好什么是需要学的。如果我们需要回去经历一场关系,就回去;如果结束了,就继续。在灵魂的形式下,你一样可以和那些肉体状态的人接触,只是看有无必要……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们非知道不可。” 3.智慧是很慢才能得到的。这是因为容易吸收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情绪的或潜意识的知识。一旦转化好了,这种印象就是永久的。这种反应的必要催化剂就是行动。没有行动,观念就会萎缩、褪色,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应用是不够的。 “平衡与和谐如今都被忽略了,但是,它们却是智慧的根本。 4.为什么你说我们是平等的,实际上却不如此?我们的美德、脾气、财产、权利、能力、天赋、智慧等等,没有一样是相等的?” 答案是个暗喻:“这好比每个人心里都拥有一颗大钻石。想象一颗一尺见方的钻石。它有一千个面,但这些面上都蒙上了尘土。灵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洁这些面,使它恢复光彩,能反射彩虹的多种颜色。 “现在,有些人已清洁了很多面,使钻石发出动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几面,所以还不能发光。但是,在灰尘底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千面钻石。它是完美无瑕的,差别只在于经过清洁的面数不同。但每一颗钻石都是一样的,都是完美的。 “当所有面都已清洁,能反映完整的光谱时,钻石就恢复到它原来的纯粹能量状态了。光仍留下来,就好像制造钻石的步骤反过来,所有压力都消除了。纯粹能量保存在光的彩虹里,而光里面有意识和知识。 “所有的钻石都是完美的。” 有时候问题很复杂,答案却简单。 5.有人常说,要珍惜美好时刻。然而,美好时刻的回想,总有一份深藏的悲哀...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第1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第2章 催眠疗法
第3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
第4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
第5章 “超意识界”的讯息
第6章 未知死,焉知生
第7章 3500年前,你是我舅舅
第8章 遇见永生的自己
第9章 死亡笔记
第10章 爸爸,我爱你爱了四万年
第11章 末日大预言
第12章 “欠与偿”
第13章 他们说我活过86次
第14章 课业完成
第15章 亟待检验的通灵实验
第16章 我能治疗痛苦的众生,但是我好累
结束语
附一:浏览千年万年的我
附二:我看“前世今生”
附三:前世与今生的交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