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育(下)》简介:

★ 唯分数论只会助长精致利己,从容舒展才会鼓励独立思考

★ 将教育的主权还给孩子,看战后日本如何走出教育“内卷”

——————

◎ 他们穿过战后的黑暗,执意找回教育的原点

◎ 破除畸形升学体制的藩篱,唤起自主学习的意识

◎ 真正的教育,其本质是什么?反思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 斋藤茂男“日本世相”系列教育篇下卷,展现泡沫经济时代日本教育现状的光明面。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终于告别战后贫困,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而为日本振兴输送人才的日本教育界却出现了地基崩塌的现象。上命下从的战时体制再次抬头,以考分区分学生、以道德管制学生的方式正在背离教育的本质。

日本的考试机制究竟选拔出怎样的人?唯命是从的孩子是优等生吗?用分数代表的学力是真正的学力吗?学校是什么场所?教师又在教授什么样的东西?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学力?

正是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虑,日本教育界涌现出一批为改变现状、同教科书的谎言教育作斗争的勇士。他们从未屈服于令人沮丧的现实,依然笃信教育是“人创造人”的工作,执意将侵蚀人们意识的病根连根拔起,要唤起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尊重自己的意识。

从战前国家主义教育的惨痛经验中吸取教训,不屈服于当局方针、实施自主教育的教师;尊重孩子自发性、因材施教的地方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有那些支持这些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学生家长……正是他们,为日本黑暗的教育现状带来一线光明的希望。

《何谓教育(下)》目录:

◆ 关于《日本世相》
◆ IV 苦难的岁月
(1)战争十五年的阴影
在贫困的深渊中挣扎 / “皇国教育”的脚步声 / 耻于屈从,离开教职
(2)悔恨
女教师的悲欢 / 回不来的学生们 / 因停止办学而落幕的圣职生活
(3)抵抗逆流
拒绝转向的殖民地教师 / 和山峡里的孩子们一起 / 反对学力测试 / 教室的主权在孩子们手中
(4)高度增长的结果
从壮丁村到流水线作业 / 向村庄袭来的高效化浪潮
(5)和X先生的对话
每个人身上都有美丽的种子 / 思考战后第三十一年的教育
(6)采访笔记④
六太郎语录 / 生活作文教师的回忆 / 内心并非“民主主义” / 来自山峡的信笺
◆ V 游戏玩家
(1)泥孩子班
我的老师叫藤近 / 一个小时三行的浓密课堂
(2)儿童和语言
安排了演出环节的爆笑课堂 / 百斤铁棒嘿哟嘿哟 / 充满想象的缓行列车
(3)创造
令人吓一跳的手 / 农村孩子的大米生产学习 / 从一粒到一千粒
(4)同伴们
放学后制作机关志 / 敏锐地注意到孩子们的缺席 / 学生母亲们的声援
(5)和X先生的对话
躁动的心最重要
(6)采访笔记⑤
魔术师的眼睛凹陷了下去 / 我们的快乐可不卖
◆ VI 为了成为人
(1)五十亿年的旅行
类人猿是我们的伙伴 / 与人类的祖先见面 / 牺牲与失败之外 / 孕育了语言的猎人群体 / 狩猎与采集时代
(2)第一次产业革命
校园里摇摆的稻穗 / 从水稻种植中学习历史
(3)国家的诞生
想让孩子们炼铁 / 八年“恋爱”结果 / 讲述鲜明的历史剧
(4)课堂的诞生
根据孩子们的反应摸索 / 舞台背后激烈的格斗 / 为了“让大家懂”所作的战斗
(5)和X先生的对话
正直的心 / 作为人类生存下去的武器
(6)采访笔记⑥
大人们也会迷上的课堂 / 千万不要堕落为奴隶! / 温暖与冷酷 / 记者也当了一回临时教师 / 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 / 孩子们的证言
◆ VII 无序的世界
(1)小淳和老师
相信孩子的可能性并耐心等待 / 为什么人要教育儿童? / 迈向能像一个人一样生存下去的社会
(2)采访笔记⑦
坦白 / 从靠老婆养活的大男子变身 / 开窍 / 检测教师的pH试纸 / 梦想与光
◆ 后记 采访结束
◆ 追踪采访 我们还能继续谈“希望”吗?
“新学力观”风潮的背后 / 观念论的未来 / 与玩家们的再会 / “有样学样”的文部省 / “不要白吃饭” / 穿着衣服跳进泳池 / 日本的猫和亚洲人们 / 想让他们迷茫、让他们动摇 / 日本的灭亡之日
◆ 译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