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集校注(全四册)》简介:

王维集校注(全4册)》主要内容包括:过秦皇墓、题友人云母障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哭祖六自虚、李陵永、桃源行、赋得清如玉壶冰、臭夫人、从岐琵琶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燕衡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就教、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燕支行、少年行四首、登河北城楼作、宿郑州、早入荥阳界、千塔主人、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等等。

《王维集校注(全四册)》摘录:

高原陸地,下映芙蓉之池

《王维集校注(全四册)》目录:

卷一 编年诗(开元上)过秦皇墓 1
题友人云母障子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洛阳女儿行 4
哭祖六自虚 7
李陵咏 14
桃源行 16
赋得清如玉壶冰 19
息夫人 21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23
从岐王夜燕卫家山池应教 24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25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7
燕支行 29
少年行四首 33
被出济州 37
登河北城楼作 38
宿郑州 39
早入荥阳界 41
千塔主人 42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42
济上四贤咏三首 43
崔录事 43
成文学 44
郑霍二山人 45
寓言二首 47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50
渡河到清河作 51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52
迎神曲 52
送神曲 53
济州过赵叟家宴 55
送孙二 56
寄崇梵僧 57
赠东岳焦炼师 57
赠焦道士 60
赠祖三咏 63
喜祖三至留宿 65
齐州送祖三 66
寒食汜上作 67
观别者 68
偶然作 69
淇上即事田园 77
淇上送赵仙舟 79
不遇咏 80
送严秀才还蜀 82
送孟六归襄阳 84
华岳 86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88
青溪 90
纳凉 91
戏题盘石 93
晓行巴峡 93
赠房卢氏琯 95
送徒弟蕃游淮南 97
卷二 编年诗(开元下)送崔兴宗 101
上张令公 102
归嵩山作 108
东溪翫月 109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110
戏始兴公 112
山中寄诸弟妹 112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114
韦给事山居 117
同卢拾遗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休沭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119
韦侍郎山居 124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126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128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130
寄荆州张丞相 132
使至塞上 133
出塞作 136
凉州郊外游望 139
凉州赛神 140
双黄鹄歌送别 141
从军行 143
陇西行 144
陇头吟 145
老将行 148
送崔三往密州观省 154
灵云池送徒弟 156
送岐州源长史归 156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首 159
资圣寺送甘二 166
哭孟浩然 167
汉江临眺 168
送封太守 171
送康太守 173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174
登辨觉寺 176
谒璇上人 179
送邢桂州 184
赠裴旻将军 187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89
终南别业 191
终南山 193
白鼋涡 195
投道一师兰若宿 196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198
答张五弟 203
送陆员外 204
卷三 编年诗(天宝上)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208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210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212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216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220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 222
别綦毋潜 225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并序 228
酬黎居士淅川作 232
哭殷遥 234
送殷四葬 236
班婕妤三首 237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荘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240
过太乙观贾生房 244
新秦郡松树歌 246
榆林郡歌 246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247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250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256
重酬苑郎中 258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260
吏部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歌二首 263
赠李颀 266
大同殿生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268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270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272
送张五归山 274
送张五諲归宣城 275
待储光义不至 277
奉寄韦太守陟 278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280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282
送崔九兴宗游蜀 288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289
青雀歌 291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292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293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296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300
卷四 编年诗(天宝下)送徐郎中 301
敕赐百官樱桃 303
西施咏 306
晚春闺思 308
送李睢阳 309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313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 317
同崔兴宗送衡岳瑷公南归并序 334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338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 340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342
与卢象集朱家 345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346
送贺遂员外外甥 348
赠徒弟司库员外絿 349
过崔驸马山池 351
送丘为往唐州 353
问寇校书双溪 355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356
酬郭给事 358
冬夜书怀 359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360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362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 364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367
冬日游览 369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370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373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374
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应制 376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379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382
登楼歌 384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387
叹白髪 390
送缙云苗太守 391
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 392
送李太守赴上洛 397
送熊九赴任安阳 400
送张判官赴河西 402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403
送韦评事 405
送刘司直赴安西 405
送平淡然判官 407
送元二使安西 408
相思 410
失题 412
孟城坳 413
卷五 编年诗(辋川之什)辋川集 413
华子冈 415
文杏馆 415
斤竹岭 416
鹿柴 417
木兰柴 418
茱萸沜 418
宫槐陌 419
临湖亭 420
南坨 420
欹湖 421
栾家濑 422
金屑泉 422
白石滩 423
北坨 424
竹里馆 424
辛夷坞 425
漆园 426
椒园 427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29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430
赠裴十迪 430
柳浪 431
黎拾遗听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432
赠裴迪 433
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434
酌酒与裴迪 435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437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437
游感化寺 439
临高台送黎拾遗 441
辋川闲居 442
积雨辋川荘作 444
戏题辋川别业 447
归辋川作 448
春中田园作 448
春园即事 450
山居即事 450
山居秋暝 451
田园乐七首 452
汎前陂 458
山茱萸 459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459
蓝田山石门精舍 460
山中 463
赠刘蓝田 464
山中送别 465
别辋川别业 466
辋川别业 467
早秋山中作 468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469
酬诸公见过 472
郑果州相过 474
酬张少府 476
题辋川图 477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478
山中示弟 480
秋夜独坐 482
卷六 编年诗(至德、乾元、上元)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涙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484
口号又示裴迪 486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486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488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492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493
同崔傅答贤弟 495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之作 498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502
送钱少府还蓝田 503
左掖梨花 505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506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511
瓜园诗 511
送杨长史赴果州 515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518
酬慕容十一 519
饭覆釜山僧 521
叹白髪 522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徒弟据 523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25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528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532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537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544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547
卷七 未编年诗 550
扶南曲歌词五首 550
早春行 554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555
李处士山居 557
丁寓田家有赠 558
渭川田家 561
过李揖宅 562
奉送六舅归陆浑 564
送别 565
送权二 566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 567
新睛野望 570
苦热 571
燕子龛禅师咏 572
羽林骑闺人 576
早朝 577
杂诗 578
夷门歌 579
黄雀痴 582
赠吴官 583
雪中忆李揖 584
送崔五太守 585
寒食城东即事 589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591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592
过福禅师兰若 593
过香积寺 594
送李判官赴江东 596
送张道士归山 598
送孙秀才 600
送方城韦明府 601
送李员外贤郎 602
送梓州李使君 604
送友人南归 608
观猎 609
春日上方即事 612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614
戏题示萧氏外甥 615
听宫莺 616
早朝 616
愚公谷三首 618
杂诗 621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二首 622
送方尊师归嵩山 625
送杨少府贬郴州 627
听百舌鸟 630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630
田家 631
哭褚司焉 633
赋得秋日县清光 635
赠韦穆十八 636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637
岛鸣涧 637
莲花坞 638
鸬鹚堰 638
上平田 639
萍池 640
红牡丹 640
杂诗三首 641
崔兴宗写真咏 642
书事 642
寄河上段十六 643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 644
送沈子福归江东 645
剧嘲史寰 646
疑梦 647
卷八 编年文(开元)送郑五赴任新都序 649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并序 657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并序 674
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燕集序 701
为崔常侍谢赐物表 713
送怀州杜参军赴京送集序 716
为崔常侍祭牙门姜将军文 719
赞佛文 722
西方变画赞并序 735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 747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并序 752
卷九 编年文(天宝上)裴仆射济州遗爱碑并序 760
故任城县尉裴府君墓志铭 792
洛阳郑少府与两省遗补宴韦司户南亭序 796
奉和圣制圣扎赐宰臣连珠词五首应制 799
为兵部祭库部王郎中文 804
能禅师碑并序 807
送李补阙充河西支度营田判官序 845
为王常侍祭沙陁鄯国夫人文 851
兵部起请露布文 854
宫门误不下键判 859
贺古乐器表 862
卷十 编年文(天宝下)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 870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 875
大唐吴兴郡别驾前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东道采访使京兆尹韩公墓志铭 883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 904
祭兵部房郎中文 916
汧阳郡太守王公夫人安喜县君成氏墓志铭并序 920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929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并序 931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并序 977
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画西方阿弥陀变赞并序 989
宋进马哀辞并序 998
卷十一 编年文(乾元、上元)谢除太子中允表 1003
谢集贤学士表 1008
谢御书集贤院额表 1013
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 1017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 1024
与工部李侍郎书 1031
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并序 1038
为画人谢赐表 1059
为曹将军谢写真表 1065
裴右丞写真赞 1070
送徒弟惟祥宰海陵序 1071
送郓州须昌冯少府赴任序 1074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 1077
请施荘为寺表 1085
与魏居士书 1088
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并序 1101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 1110
门下起赦书表 1119
请回前任一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 1124
责躬荐弟表 1126
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 1133
肃宗皇帝答诏 1136
卷十二 未编年文 1138
白鹦鹉赋 1138
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 1142
冬筍记 1144
绣如意输像赞并序 1148
皇甫岳写真赞 1158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浄觉禅师碑铭并序 1159
唐故潞州刺史王府君夫人荣国夫人墓志铭并序 1185
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 1194
为人祭某官文 1200
为人祭李舍人文 1202
为羽林将军祭武大将军文 1206
招素上人弹琴简 1209
附录 1211
一、传本误收诗文 1211
二、王维事迹资料汇录 1240
三、诗评 1257
四、画评 1293
五、王维年谱 1323
六、王维集版本考 138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