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散文随笔

带着故乡去流浪

《带着故乡去流浪》是作家林东林的一部全新散文集,讲述了作家对故乡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在远离故乡,或在空间里,或在时间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异乡人。但是,故乡烙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却永不消散。我们永远忘不了儿时的饮食记忆,摆脱不掉骨子里的故乡身份,尽管我们一生都在与故乡为敌 。作家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了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

编辑推荐:

1.故乡不是一个地方、一段时间,而是它烙印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是异乡人,故乡就是我们自己。

2.从饥饿、疼痛、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角度,呈现我们的困境,重新打量故乡和每个人之间的深层关系。

3.你没有故乡,你只有身体这个唯一的故乡!你走到哪里,就把故乡带到哪里!

4.从形而下的感官生活,到形而上的感觉体验,重估孤独、缓慢、安静、落后、行走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

5.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在这个时代里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带着故乡去流浪,重新恢复故乡为我们形成的感官记忆。

名人推荐:

以前我以为走出去了的人,反过来看自己的家乡,它才能称为“故乡”,在林东林身上也确实是合适的,他像一只鸟儿天南地北地飞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深处的牵绊很大的那一块一定是人最初出发的地方,这个“故乡”在地理上是不动的,但是却被一个个人背在背上。东林的文笔我是熟悉的,难得的是他笔触的细腻,枝枝叶叶都从深情里长出来,像一棵树护佑着他,也引导着他长成一棵树的样子,这些东西化成文字脉脉地淌出来,便也是面对故乡的一次反哺。

———著名诗人 余秀华

出走故乡多年,忘掉故乡多年,背叛故乡多年,现在又回过头来与故乡相见,与故乡相认,并通过文字重建一座故乡。东林在《带着故乡去流浪》中所写的其实也是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做的,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与故乡真正和解,也才能与城市真正和解。只有不被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所割裂,只有不被我们偏执的己见和情绪所左右,我们才能真正回得去故乡,也才能真正进得去异乡。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 王祥夫

东林是诗人。看他的散文,常常觉得他在诗里没说完(也不必说完)的话,自然流畅出来。非常朴素。朴素是难得的,那是一种锤炼之后的所得。深情唯朴素才能更有力量。故乡事,故乡人,非得如此,才能靠近。

——著名作家 桑格格

这一年,山河岁月沉重,因此东林笔下的田园和回忆会让人觉得格外难舍,想要特别珍重。从田野出发的乡愁,对于有相同经历的人来说,是蓦然回首的默契;对于只有城市记忆的孩子而言 ,卻也是灯火下一场温暖的相逢。感动其实是一样的,在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当中,我们拥有的不过是一幅血肉之躯,值得珍惜的是胸中的那一点温暖。东林的文字记录下人间的常情,流年中的丰盛与荒芜。来时路上点点滴滴,且走且化作了必要的怀念,饱满而且有趣。

——著名作家 闻人悦阅

故乡会在无形中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DNA,溶进作家的血液之中。它会对写作者的思考方式、认知能力、观察事物的角度甚至是审美倾向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从故乡与流浪的对立中,我还能进一步联想到返回与出离,漂泊与归根、少小离家与乡音无改等。但无论沧海浮沉,月落月升,当故乡成为一种文学胎记,它便能让作家的文字在卷帙浩繁的抒写中获得第一时间的指认。《带着故乡去流浪》,这是在对立中寻求兼容的可能,而“故乡”一词在当下文学语境中似乎缺席已久,感谢东林给与它再次被召唤的机会。

——著名诗人 王单单

admin3473

Share
Published by
admin3473

Recent Posts

未来入侵

华语科幻星云奖、紫金山文学奖,…

2小时 ago

混沌蝴蝶/科幻硬阅读

《混沌蝴蝶》是一本为科幻文学爱…

2小时 ago

爆笑的爆笑动图:什么叫蒙太奇啊!

什么叫蒙太奇啊雪是这么玩的三个…

3小时 ago

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集锦(3篇…

11小时 ago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经典)生本教育心得体会9篇 …

12小时 ago

财务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财务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

12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