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在一号线》简介:

千呼万唤的李海鹏首部专栏集,中国当下最好的专栏作家之一。

本书是著名新闻人和评论人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语言睿智幽默、见解险直犀利,让民众听到一种最清醒有力的声音。

李海鹏的身份并不是作为《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记,或者《第一财经周刊》的专栏名家,或者《GQ》的专题总监而被大家记住的,他被人尊敬和认识,是因为他近乎天真的对自由的执着,对伟大社会成形的关注及焦心。抽丝剥茧的分析,吹毛断发的文字,掷地成声的观点,恣肆放达的叙述,这些都注满了李海鹏的所有文章,其间到处安放着才情、思想、和对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以至于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图书品牌:磨铁——文治图书

请海鹏写专栏是《第一财经周刊》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怯于表达,海鹏有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不够准确,海鹏对语言和逻辑的把握让他的文字充满力量;最关键的是,海鹏的优雅和从容,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的文字。

——伊险峰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

海鹏把第一篇专栏《台风》给我时,不确定地说“不知道是不是GQ要的”。至今我都很感谢他,那篇专栏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回望内心的写作,感受到他“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的极度快感”,那声音好古怪。我想,这些细碎、微妙、不经意又很本质的描述,才是生命最原本的光辉啊。

——王锋 《智族GQ》编辑总监

在世界到处是光的今天,我们缺少另一种光。李海鹏的书像一颗小钻石,清醒、隐蔽,光芒四射。

——马莉 诗人、画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

无论作为记者还是专栏作家,李海鹏都长于发现无所不在的荒诞,但他文字的底色是悲悯,悲民生之多艰,悲世人昏庸而不自知。因此他刻薄、幽默、不羁却温热。汉语被他如此高妙自如地运用,像一个狡黠而骄傲的小男孩把玩他心爱的弹弓。

——杨瑞春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佛祖在一号线》摘录:

事实就是如此:当日有人死去,有人演戏,有人发财,却没人感到一丝惊讶。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听到看到的一切:风过林梢,戏文在咿咿呀呀地唱,宛如细线在空中浮动;秋天的冷雨漫过了山梁,那恍若浮晃飘摇着的,正是我们百年多难的中原河山。 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这个人:我们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却依然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佛祖在一号线》目录:


换个姿势做天才
第一部分
请病人不要随便死在走廊上
人性的因素
吾父凯利班
伟大事业中的自由民
实迷途其未远
高速铁路上的白发渔樵
上等人和下等人
猪膝骨与民主制度
不仁而得天下者
佛祖在一号线
坎坷邦里的怪叔叔
历史的愁容
关于脏钱的一切
平庸无奇的世界
梦想家能做点儿什么
万里波将金村游历
罡风吹散了热爱
不能免于恐惧
独一有趣的故事
杀死知更鸟是一种罪过
第二部分
台风
秋水
果园
怀抱
第三部分
跟拿葱的大婶谈文学
硬币重于扑满
老整个马甲配合我干啥
诗歌轶事
想一想,不也很好吗
骑猪走天涯
且睡且跑
如果自由都是遗憾的
去日本见贤思齐(一)
去日本见贤思齐(二)
去日本见贤思齐(三)
去日本见贤思齐(四)
第四部分
秋裤传奇
一笑倾城
小神蒙巴第
帅哥都是小甲鱼
永失我爱
美人卷珠帘
不会为你改变我的样子
范式的独裁
梦幻启蒙
无水之城
说点什么
沃伦式新闻
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在细碎的历史中飞行
第五部分
墙角见吧,无尾犬
晚餐杀手
冷火
考大学记
自尊其来有自
聪明栓剂
在云顶观想星球
凡夫俗子玩个球
The Special One
宝宝爬行大赛
反智不如淫邪
豆子心中凄凉
卢瑟与御姐
失真的世界
因循不觉韶光换
不能直呼此物之名
十分钟忆往
亦将有感于斯文
后记
用一根针挖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