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穷忙族》简介:

“明明还是孩子,却被逼成了大人”

无法安心学业的高中生

日本现代贫困的缩影

————————————

在日本,

每7个未成年人中就有1人处于“贫困状态”,

每2个大学本科生中就有1人申请奖学金。

————

高中生穷忙族在外打工挣钱、在家忙于家务,哪怕成绩优异,靠借贷型奖学 金完成学业,也可能因债务压力而陷入更深的贫困。

然而,即便拿出确凿的数据,认为“贫困并不存在”的人依然随处可见。

“哪里穷了!这不是还用得起智能手机吗?”

“衣服不也是干干净净的吗?”

“明明还有过得更艰难的人,真矫情。”

为让“看不见的贫困”可视化,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展开了日本全国范围内的采访和跟踪调查,用数据和实地采访还原出真相,将现代贫困的根深蒂固性一览无遗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高中生穷忙族》摘录:

另一方面,无论贫困度如何,商量对象选择“学校的教师或学校咨询师”的家长都只有大约10%的低值。由此可知,学校教师并不是寻求帮助的对象。而且,选择“公共机构或政府的接待部门〞的人在所有穷困度中都更低,为5%以下。这一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行政机关也并末成为身处困境之人的托底机构。

《高中生穷忙族》目录:

序章 不工作就上不了学
高中生的烦恼
《穷忙族》后10年
儿童贫困正成为严峻问题
日本的孩子们非常危险
“高中生”成为分水岭的原因
“情愿自己永远是中产阶层”的团块少年的悲哀
第一章 为了家计而工作的高中生们
“工作理所应当”
成为顶梁柱的高中女生
她工作的理由
“高中生穷忙族”真实的一天
深以为傲的姐姐
遭遇交通事故
即便如此,还是“想守护好家人”
升学—迈向梦想的第一步
第二章 背负着奖学金“借款”升学的高中生们
高中举办的奖学金说明会
六成学生申请奖学金
“奖学金是借款”
2个人中即有1人申请奖学金的时代
高中毕业生招聘岗位的锐减
只能依靠奖学金
办理手续时浮现出的“看不见的贫困”
与某位女同学的相遇
与母亲见面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奖学金
“还不上奖学金”的非正式雇用的年轻人
奖学金=背负800万的借款
为成为教师而努力的3年间
无法跟父母商量
付不出入学金?
向劳动金库提出申请
升学费用哪里来?
即便引入发放型奖学金……
国家教育贷款
为了孩子们的将来
因偿还奖学金而无力结婚生子
来自母亲的邮件
考上大学
第三章 靠打工来维持家计的高中生们
看上去是普通的高中生,可……
为生活费而打工的高中生占51%
没有钱,就没法跟朋友一起玩儿
“工作堆积如山,太辛苦了”
打工导致成绩下降
察觉不到高中生“生活窘困”的教师们
如何进行“工作”教育?——从某所高中的探索说开去
为了不再重复贫困的再生产
鱼奖学金是什么?
奖学金偿还支援项目
第四章 追踪“儿童贫困”最前线
孩子们的“看不见的贫困”
与一对母女的相遇
不让他人看见贫困
被他人的馈赠所包围的生活
无法从如今的生活中脱身
喜欢而不得的东西是什么?
成为人与人之间牵绊的馈赠
如果不想看见,就“看不见”
儿童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影响
社会损失40兆日元产生的冲击
“是不努力的当事人的错”—自我责任论
智能手机是生活必需品
社会经验的欠缺
被逼成了大人的孩子们
教育机会的欠缺
希望能支持“高中生穷忙族”—某补习学校的尝试
想要守护孩子的家长的苦楚
第五章 让“看不见的贫困”可视化
让贫困可视化的大阪府的实地调查
将穷困度分成4个等级
孩子们的剥夺指标
3类欠缺
调查中目睹的单亲家庭的艰难
“穷困度Ⅰ”(即相对贫困)家庭的生活
家务是孩子的工作
何谓“物质资源的欠缺”?
买不起新衣服和鞋子
与人的联系的欠缺
人性资本的欠缺
如何推进对策?
“因为妈妈喜欢”
孩子们的声音不被淹没的社会
结语
执笔者简历
NHK特别节目《看不见的“贫困”—被夺去未来的孩子们》工作人员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