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爨集》简介:

一句话推荐

日语文学翻译大家、村上春树译者施小炜论文学与翻译,著名翻译家陆求实精心编选、推荐。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施小炜论村上春树、全息翻译、日本文学、文化现象等内容的随笔、评论和序跋共59 篇,是作者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介绍了许多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和奖项,更从社会和文化层面为翻译作品的读者说明线索和背景。正如翻译在“赏音者”得“孤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样,本书亦可为读者理解翻译问题本身提供丰富的素材、新鲜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

——————————

编辑推荐

* 翻译高手论翻译 —— 旁征博引,不拘一格,见解独到,干货满满

* 著名学者谈文学 —— 文风幽默风趣,内容杂而不乱,带领读者走入文学“第一现场”

* 资深书虫述书事 —— 作家作品,故人故事,无所不谈,妙趣横生

* 东瀛旅人忆往昔 —— 深情回顾客居他乡的岁月,以观察者之眼洞察异国文化

——————————-

“燋爨”来自刘禹锡诗句“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燋,此处或当读若zhuó,古文通“灼”,意即“火烧”;爨,音cuàn,此处亦应作“烧”解,或解作“烧火做饭”;孤桐,当指古代的名琴“焦尾琴”······刘禹锡是借了“孤桐琴”来比喻翻译,强调了恰恰正是在历经磨难、看似焦头烂额不忍卒读的译文(“燋爨”)之中,真正的行家里手(“赏音者”)能够演奏出(“得”)妙不可言的美(“孤桐”)来。

——摘自《且说“投胎转世”》,收录于《燋爨集》

《燋爨集》摘录:

教典与诗歌一一其实恐怕不独教典与诗歌,只怕文学全般、文化全般尽皆如此一是不可翻译、不可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能够换,或日翻译的,只有“事实”,比如文学文本中传达的“事实”,而已;而“事实”本身并不直接等于“文学”,或者说“事实”往往并不天然地具备“文学性”;在翻译中,原著所传达的事实可以转达,而原著自身的文学性每每是与某种语言特有的色彩感,音乐感,美感,(从时间纵轴来看则有)由历史积淀带来的、难为外人所理解的重层意义,(从空间横轴去看又有)由地域、族群文化特色造成的疏离感或亲近感等诸多为那种语言文字所独有、无法转换为别种语言的要素,密不可分的,因而不可转达。其实,翻译往往就是一个寻找语言“替代品”的过程,而替代品说到底无非是替代品而已,不可能做到与原物一模一样、一般无二。有时替代品甚至是找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只能尝试着说明、解释,这样一来,就更加不是原物了。非但不是原物,甚至连原物的对应物都不是。

《燋爨集》目录:

译论篇
闲话翻译 / 3
村上春树的翻译观与被翻译观 / 11
有一种时尚叫“非译” / 30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日本文学翻译 / 36
论全息翻译 / 55
论以小令译和歌 / 64
“山寨”村上春树 / 79
且说“投胎转世” / 89
月旦篇
文学奖项知多少 / 109
文学奖幕前幕后 / 112
“他人就是暴力” / 115
“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 124
一个人的文学奖 / 133
唐突西施 / 135
一部别具一格的双体小说 / 138
跨越国境的双聚焦小说 / 142
奇遇 / 145
阴错阳差《杨家将》 / 148
单骑走千里 / 150
汉方小说 / 152
关于分一杯羹的公理 / 155
“9·11”后的现代骑士 / 158
杂说《寝室》 / 160
网虫的恋爱小说 / 162
斯多葛小说家 / 164
《源氏物语》的容受:在世界,在中国 / 167
《源氏物语》在日本 / 170
他山篇
汹涌的“携带小说” / 175
携带着小说出行 / 177
文坛“双打冠军”? / 179
目标:文化“发信国” / 182
因为感激 / 184
吟哦在时代的阴影里 / 187
“女流文学” / 191
文海新潮:主妇争做侦探小说家 / 195
购书闲谈 / 197
唐诗万古 / 200
文坛英雄出少年? / 202
林京子笔下的复旦大学 / 204
堀田善卫所见到的抗战胜利时的上海 / 208
大江健三郎店长 / 212
敝帚篇
《日人访华游记丛书》序言 / 217
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译后记 / 230
《老师的提包》译后记 / 232
《阴阳师·飞天卷》译序 / 237
《阴阳师·凤凰卷》译序 / 240
《阴阳师》导读 / 243
雌黄篇
也说汉语西渐 / 249
知识的欺诈 / 251
说“一个字” / 255
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 / 258
十五岁的思想 / 262
“俗”的隔膜 / 265
战争神社 / 267
鲜花都到哪里去了? / 271
歌手与学运 / 275
说“称谓” / 277
金屋藏娇 / 280
“文武两道” / 28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