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耗尽》简介:

◎一句话推荐

超越时空的文学经典,伍尔夫的灵魂伴侣、传奇作家薇塔写给所有女性的人生课,小说版《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解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永远都不会太晚。

——————–

◎编辑推荐

1. 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永远都不会太晚

小说讲述了一位女性在人生暮年自我觉醒的故事:过去的七十年里,这个女人对丈夫言听计从,而现在,她决定按照自己的喜好度过余生;这不是一个乏味的老妇人的故事,而是一个不老的女人的故事。事实证明,地位、财富和家庭都不应成为人们追寻自我价值时的束缚,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2. “它让读者几乎渴望活到八十八岁”

小说主要聚焦在斯莱恩夫人如何在新家中安顿下来,过上自己无比渴望的晚年生活。她感受到的那种“夏末时分,南墙下,桃树旁”的宁静同样也潜入了读者的内心。一切都很安静,还带有一点魅惑、自由、独立、浪漫和对琐事的摒弃。有时,我们也想逃离,也会对这个巨大的世界心生厌倦,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终于可以得到休息。

3. 一位激励所有女性读者的传奇作家

像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一样,作者亦是女性自我成就的榜样。薇塔在少女时代就开始创作小说、戏剧和诗歌。作为诗人,她两次获得霍桑顿文学奖;作为小说家,她的作品在她那个时代颇为畅销,且流传至今;作为园艺家,她一手设计和建造了英国最著名、参观人数最多的花园之一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园,并持续撰写广受欢迎的园艺专栏——在女性直到1918年才获得投票权的英国,薇塔的成就堪称传奇。

4. 伍尔夫的文学缪斯

薇塔曾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亲密伴侣,亦曾是她的灵感源泉。两人密切交往的那十年——1925年至1935年——是双方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期间,伍尔夫创作出了以薇塔为原型的作品《奥兰多》(1928),薇塔也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激情耗尽》(1931),并与伍尔夫创作于1929年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形成了呼应。两人的这段情事亦曾被拍成电影《薇塔与弗吉尼亚》(2018),并引发影迷热议。

5. 经典名作,中文首译

作为薇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激情耗尽》至今仍是许多读者心目中的经典(Goodreads评分4.0,亚马逊评分4.4)。1986年,BBC也曾将小说中的故事改编成迷你剧搬上荧屏。此次出版的中文版是薇塔的作品首次被译介到中文世界。

——————–

◎内容介绍

“一部无比优雅、令人惊讶、仍然鼓舞人心的小说。”——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斯莱恩勋爵在世期间,曾任印度总督和英国首相,乃英国政坛的大人物。他去世后,外界都以为他那位八十八岁的遗孀将会一如过去,继续做一只乖巧得体的“花瓶”,并在悲伤中渐渐凋零。可斯莱恩夫人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无视子女们自以为是的安排,搬到了汉普斯特德一所租来的房子里,过起了独立生活。在那里,她重新获取了渴望已久的自由,并且结识了几位特别的同伴。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她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并慢慢发现,过去的那些年里,她为了不辜负别人所谓的期望,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

《激情耗尽》摘录:

如今,在她自己和父母——先且不说旁人——眼中,和霍兰德先生订婚算是完成了一 项皆大欢喜的壮举,而事实上,她只是满足了众人对她一向的期待;此举在极大满足众人之余,更是成全了她。突然之间,她发现众人对她有诸多期许。人们期待:他在的时候,她必须喜极而颤,他若不在,她便得黯然销魂;她(谦卑的)存在是为了让他更好地实现远大抱负,只此而已;她必须觉得他是世间最了不起的男儿,正如她必须觉得自己也是人人称羡的女子,此番赞美他人都欣然给予。这些期许如此一致,以至于她自己都差点儿相信它们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