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秘密》简介:

硅谷虽以技术创新闻名于世,但更是全球管理创新的摇篮和发源地。扁平化的组织、对技能人才的重视、持续创新创业的优秀管理基因等值得全世界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企业学习!福布斯十大商业图书。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权威解读谷歌、特斯拉、脸书等高科技企业持续创新、长期创业、高速增长背后的管理秘诀。海尔集团创始人、名誉董事长张瑞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美国著名学者大卫·蒂斯(David J. Teece)共同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硅谷模式。这是一种深受创业文化和IT技术影响的管理模式。

作者在考察谷歌、特斯拉、脸书、领英和推特后,发现了他们一个显著的趋同结果,换句话说,他们所采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高度相似,作者把它们的管理模式总结为硅谷模式。

硅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创业精神,这些公司将创业精神与大公司的管理相结合,从而使得这些公司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创业公司。此外,动态能力、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以人为本的方法、全面发展开放互联的组织,也是这些公司的共同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甚至变化本身都发生了变化。当下绝大多数公司仍然建立在那种 20 世纪发展起来的,僵化的命令控制文化与官僚结构的基础上。今天的公司如果不迅速做出改变,面对市场,不迅速创新、重组资源、快速响应,就必然会被时代抛弃。

作者指出,硅谷模式不仅适用于高科技企业,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硅谷模式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正如张瑞敏先生所说:“本书深度挖掘硅谷企业创新创业背后的共性优势与成功经验,从而为处于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的企业探索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与升级贡献启示。”

内容简介★★★

硅谷虽以技术创新闻名于世,但更是全球管理创新的摇篮和发源地。扁平化的组织、对技能人才的重视、持续创新创业的优秀管理基因等值得全世界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企业学习!

现在,绝大多数公司仍然沿用20世纪那种僵化的命令控制文化与官僚结构。但当下,市场和技术发生了频繁且不可预测的变化,这对企业的创新、适应性和快速反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在考察谷歌、特斯拉、脸书、领英和推特后,发现了他们一个显著的趋同结果,换句话说,他们所采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高度相似,作者把它们的管理模式总结为硅谷模式。

硅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创业精神,这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它们将创业精神与大公司的管理相结合,从而使得这些公司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创业公司。

此外,动态能力、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以人为本的方法、全面发展开放互联的组织,也是这些公司的共同点。

作者指出,在当下的商业环境,这种模式并不只适用于硅谷企业、互联网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也适应于所有行业和所有公司,因为当下,数字化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各行各业。硅谷模式应该在所有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

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权威解读谷歌、特斯拉、脸书等硅谷高科技企业持续创新、长期创业、高速增长背后的管理秘诀。

本书特色★★★

1、本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硅谷模式。硅谷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创业精神、扁平化的组织、开放式创新等。学习硅谷的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当下和未来的热潮!

2、本书不仅高度总结、提炼了硅谷模式,还拿出了一套传统企业和其它的科技企业学习硅谷的方法论。

3、本书提出了企业的动态能力。当下,企业进行“优化”工作和把事情做好已经远远不够。它还需要做正确的事情,对未来进行探索。这也正是本书内容的精髓所在。

本书特点★★★

1、本书荣获2020年福布斯十大商业图书。

2、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著名管理学者陈春花作序并推荐

3、美国著名学者大卫·蒂斯(David J. Teece)推荐

4、本书主要研究的是谷歌、特斯拉汽车公司以及社网络的引领者脸书、领英和推

特等美国高科技公司。

《硅谷秘密》摘录:

金业风险授资部门…有很高的失效率…企业风险投黄部门通过发展其双元性能力,为母公司建立新的能力,同时利用其现有的优势…培养一个支持性的关系环境…其中有三方不同的参与者 一母公司的高管、业务部门经理及…风险资本领域。 尽管一些企业可能会与其他伙伴(如年轻的创业公司、大学科学家、供应商或消费者)合作…但这三方参与者代表了资源拥有者的主要网络① 希尔和伯金肖提出的论点是,作为大公司的跨边界部门,企业风险投资部门本身必须是双元灵活的。 这种跨边界部门…通常表面上被授予探索性的特权,并建立与各种外部资源的联系。而且,他们必须将自己的业务与技术核心部门相结合…这就要求跨边界部门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双元灵活性。 ……在培养双元性方面…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学会克服认知上的矛盾,并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将适当的探索与开发结合起来…此外,他们还需要关注资源的获取、整合与转化的过程,以产生双元性的结果。® 1 Hill and Birkinshaw (2014),p。1905。 2 Hill and Birkinshaw (2014),p。1921。 第8章动态及双元的创业型公司 223

《硅谷秘密》目录:

第1章
世界瞬息万变
引入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003
变化的本质(变化对于管理的意义)//005
对管理的启示:旧方法的弊端 //009
新模式:创业型企业的本质 //012
两个行业的故事//012
服装行业:纺织、服装、鞋类、零售 //013
电话和电话服务行业 //016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019
正路与错失的机遇:新旧管理模式的对比//021
寻找正路:创业之路 //021
错过机遇:柯达的前车之鉴 //025
展望//027
第2章
面向瞬息万变世界的六项基本原则
动态能力//032
核心竞争力匮乏 //033
动态能力:企业资源的新概念 //034
不断变化的组织//037
一些允许持续变化的实践 //039
以人为本的方法//042
双元组织//045
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结的开放组织 //048
系统性方法//050
展望//054
第3章
硅谷:管理创新的摇篮
简述驱动管理创新的力量//061
管理创新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影响//064
管理创新对地域文化的影响//069
早期电子工业//072
管理创新:新型互联//075
管理创新:从战后至今,以人为本//077
总结(兼谈“复制”硅谷)//082目录
第4章
创业精神 : 核心是什么 , 以及为什么必须将其
应用于公司的管理中
创业精神的含义//088
现代的理解(和新的定义) //091
作为“创业者”的公司 //093
创业与管理的鸿沟:障碍与进化力//095
商学院是如何强化分裂的 //096
走向创业与管理的复合之路 //099
公司可以采取哪些行动//100
第5章
特殊人群
从谷歌中聚焦“特殊人群”//106
关于“多面手”和对他们的素质要求//109
成功的基石:特殊人群的五种核心素质//113
创业精神 //114
适应性强 //115
充满激情 //118
不断质疑现状 //118
协作精神 //120
吸引特殊人群//121
如何留住人才//126
丑小鸭 //126004
硅谷秘密:创业成功的基因
第6章
有意义的工作、津贴和福利 //128
雇主—雇员联盟 //131
结论(也是一个开始)//136
文化:新风尚
“文化”的构成//141
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43
人文效应:创始人如何塑造文化//144
建立强大文化的步骤//149
“十诫”:我们研究的文化的核心属性//151
我们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152
事物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适应 //155
动作要快,速度极为重要 //157
用人是最重要的事情 //159
产品卓越是关键 //159
数据驱动决策及快速学习 //162
扁平化的组织,尽量减少官僚主义 //163
开放性和透明度 //165
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 //166
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 //168
总结评论 //170
第7章
领导创业
最高领导者的角色//175
提供方向与期望水平//177
沟通与领导行为//181
创始人创业者//186
中层领导的角色//189
进行决策//191
奖励与激励措施//193
聘用和培养领导者//195
总结评论//198
第8章动态及双元的创业型公司
动态能力//203
理论中的双元性 //205
双元性的挑战 //207
众人创新,造就当下的内部运营 //208
高层领导者的关注 //209
半结构化的状态 //210
小型团队 //211
透明度和开放性 //212
启发法或“简要制度” //213006
硅谷秘密:创业成功的基因
有意义工作中的内在激励机制 //215
快速学习进程 //217
关于用户行为的大数据 //219
通过独立单位进行创新//220
收购 //221
企业风险投资部门 //222
大公司—小公司合资 //224
内部创业与外部孵化 //226
开放式创新方法//227
大学联动 //228
供应商为创新者 //229
用户和社群众包 //229
外部开发平台 //231
培育生态系统 //232
总结评论//234
第9章
硅谷模式
新类型组织的演变//241
新模式的根基在于“灵活组织机构”//242
硅谷模式:“庞大的创业公司”//245
可视化的概念模型//249
传统管理模式与硅谷模式的区别//251目录
硅谷模式和改变世界的六项基本原则//255
总结和展望 //257
第 10 章
超越硅谷的影响
硅谷模式的要素在其他公司的应用//264
鼓舞人心且具有社会意义的愿景 //264
具有远见卓识、创业精神和成长性的高层
领导 //265
对创业型员工的信任和投资 //266
引导和激励创业者的文化 //268
支持创业者的管理层 //269
双元性的组织 //270
开放式创新 //271
协作机制 //274
信息和通信技术:硅谷的公司是否有独特的
优势 //274
整个相互关联的元素系统可以在硅谷之外
使用吗//276
成熟公司的创业文化 //276
互联要素的系统 //277
大公司内部创新单元模型的应用//279
总结评论//28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