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解密》简介:

1943年1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各国参谋长,齐聚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共同审视西方盟国的战争目标及战略。他们意识到,为了最终使敌人无条件投降,必须先完成几个艰难的目标——控制大西洋航道,赢得欧洲中西部的制空权;找到登陆敌占海滩的方法,从而能收复欧洲大陆;找到打败闪电战的方法,从而能征服德国陆军;找到在太平洋岛屿上进行“蛙跳”的方法,从而能直取日本本岛。

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那样,仅18个月后,这几个目标基本上都完成了。本书将解释为什么这些目标能实现,又是怎样实现的。与其他宏大的二战史书不同,本书所着重描述的,既不是发号施令的司令官,也不是战场上的战士,而是破解战争难题的实干家。

本书仔细研究了这些实干家怎样发现和破解难题,以及他们的工作与作战目标有何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战争,本书独特的新视角将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二战之中的必然因果。

《二战解密》摘录:

二战时的情况也很类似。研究二战史的历史学家都知道,1943年1月,盟军已经成功在北非登陆成功,丘吉尔和罗斯福召集盟军联合参谋部在卡萨布兰卡开会,讨论未来作战的轻重缓急,大家在经历了激烈争论后,终于形成了未来的英美大战略,确定了未来的政治和作战目标。在政治上,敌人必须无条件投降。德国被视为最凶恶的敌人,欧洲战场将首先获得战争资源。但是,美国海军上将金( Ernest J。King)要求盟军做出保证,无论美国的太平洋和远东作战计划显得多么胆大妄为,都不能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苏联将会得到援助去抵御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但西方盟国不会直接介人东线的战斗。西方国家的海军、陆军、空军有三个更加紧迫的任务:(1)控制大西洋航道,从而保证护航商船队能安全抵达英国;(2)获得西欧的制空权,从而使英国不仅成为进攻欧洲大陆的基地,而且成为发动针对第三帝国毁灭性空袭的起飞平台;(3)攻破轴心国占据的海滩,把战斗引向欧洲的核心地带。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在达成了这些协议后,摆好姿势拍了照片,接着正式批准了这些战略目标,然后各自飞回国内了。

《二战解密》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 大西洋战役——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 / 2
第二章 夺取制空权——战术和武器的较量 / 69
第三章 挫败闪电战——北非战场和苏联卫国战争 / 137
第四章 诺曼底登陆——攻占顽敌把守的海滩 / 198
第五章 太平洋战场——克服长途奔袭的疲敝 / 263
结论: 如何破解战争的难题 / 32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