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民族帝国》简介: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摘录:

第13页 ……许多知识分子,公务员和工程师都似乎感觉到,组织机构的自我封闭性已经被打破,大动荡的时刻、既不受政党也不受社会地位观念束缚的新时期即将到来。……他们不必因此牺牲他们的个人信仰。与共产主义相反,国家社会主义从未要求过绝对的服从,但它要求反精英主义的、非常吸引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贴近人民”。 这导致了平民主义的舆论政策、聪明的干涉手段和蓄意谋杀的根本性结合。对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通常解释,如德国的官僚体系或普鲁士的臣民精神,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社会主义比共和体制更多地限制了垂直型的决策模式,更是迥然有别于领导人型国家的自我塑造方式,从而更加有利于横向型的现代决策模式的发展。它为原有的和新设的机构都注入了活力。它打破了常规的等级制度。以往以规定为借口相互推诿职责的地方,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工作态度不再鲜见。 第19页 在经历了内战、阶级仇恨和政党相互倾轧的时代后,德国人所需要的是一个民族共同体。 ……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孕育的社会动力。纳粹党卓有成效地将其照单全收。他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则在地位斗争的泥潭里抛弃了因阶级出身而带来的自负。他们把倾向社会主义的工人、小手工业者和希望为他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社会承认和更好的生活机会的职员团结在了一起。另外还包括那些已经从魏玛共和国的教育改革中获益并继续在推动社会崛起的人。他们所有人并不愿意看到新的阶级统治,而是希望开创这样一个(在今天几乎是理所当然的)政治环境,使一个人的生活道路、职业和社会声望尽可能少地由人们出生时的社会地位决定。 对于数百万德国人而言,其吸引力在于,它是关乎德国人民自身的平等的承诺。纳粹意识形态强调对外的差异和对内的平等。用希特勒的口号来说是:“在德国人民内部是最高的人民共同体和面向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对外是绝对的统治地位。” 第20页 19...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行动中的舆论政治家……………………………………………………………………
民族帝国的梦想…………………………………………………………………………………
大时代………………………………………………………………………………………
大动荡………………………………………………………………………………………
民族的统一…………………………………………………………………………………
1918年的心灵创伤……………………………………………………………………
阅读提示…………………………………………………………………………………………
问题的提出…………………………………………………………………………………
历史资料……………………………………………………………………………………
受欢迎的独裁……………………………………………………………………………………
在崛起的表象背后…………………………………………………………………………
以战争为目的的雅利安化…………………………………………………………………
对德国人民温和的税收政策………………………………………………………………
针对资产阶级的强硬税收政策……………………………………………………………
令军方满意的巨额军费支出………………………………………………………………

第二部分 征服和压榨………………………………………………………………………………
目标明确的劫掠…………………………………………………………………………………
向德国人交纳特别税………………………………………………………………………
个人支付……………………………………………………………………………………
集体征收……………………………………………………………………………………
民族战争的胜利…………………………………………………………………………………
令希特勒满意的强盗们……………………………………………………………………
帝国的旧货市场……………………………………………………………………………
实打实的快速救援…………………………………………………………………………
作为主要支柱的西欧……………………………………………………………………………
在比利时的巧取豪夺………………………………………………………………………
无边界的荷兰………………………………………………………………………………
法国的沉重负担……………………………………………………………………………
在意大利:买了东西不付钱………………………………………………………………
作为帝国财政来源补充的东欧…………………………………………………………………
帝国的奴役劳动……………………………………………………………………………
莫斯科的发行银行…………………………………………………………………………
享受“特供”的德国普通消费者…………………………………………………………

第三部分 抢劫犹太人………………………………………………………………………………
国家强盗原则……………………………………………………………………………………
通货膨胀和雅利安化运动…………………………………………………………………
对塞尔维亚的财政援助……………………………………………………………………
向匈牙利提出的索赔要求…………………………………………………………………
埃米尔和亨尼·乌尔曼……………………………………………………………………
为纳粹国防军洗钱………………………………………………………………………………
这边是吉斯林,那边是宪法………………………………………………………………
没有没收法令的没收行动…………………………………………………………………
在法国的统一掠夺…………………………………………………………………………
附庸国的援助款…………………………………………………………………………………
斯洛伐克的正义……………………………………………………………………………
保加利亚的战争财政………………………………………………………………………
罗马尼亚的黄金政策………………………………………………………………………
黄金的踪迹………………………………………………………………………………………
希腊的通货膨胀……………………………………………………………………………
塞萨洛尼基的犹太人………………………………………………………………………
雅典交易所的黄金…………………………………………………………………………
德国—希腊的沉默…………………………………………………………………………
从罗得岛到奥斯威辛………………………………………………………………………

第四部分 为了人民的福祉而犯罪…………………………………………………………………
罪恶之果…………………………………………………………………………………………
对犹太人的劫杀……………………………………………………………………………
1939年至1945年的战争收入……………………………………………………
投机政策…………………………………………………………………………………………
悄无声息,而又难以贯彻…………………………………………………………………
储蓄与信任…………………………………………………………………………………
虚拟的战争债务……………………………………………………………………………
国家社会主义……………………………………………………………………………………
专业知识与政策……………………………………………………………………………
如在戏中……………………………………………………………………………………
种族和阶级意识……………………………………………………………………………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