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不成的》简介:

左方先生是當代中國新聞界的老行尊,一位洞燭機先的智者。他親手播種、育苗,培育出《南方週末》這棵勁拔的大樹。他熔合前輩理念和自己的實踐,總結出早期《南方週末》的辦報方針:「新聞主攻,副刊主守」、「可以有不說出來的真話,但絕不說假話」、「先做瓶,後釀酒」、「從容是辦報的最高境界」。對追求新聞自由的後來者,這是一段不可不知的歷史。

《鋼鐵是怎樣煉不成的》摘录:

我将当代历史分为五代人,我的分代不是仅从时间上,而是从历史的演变上来划分的。 我将第一代的精英称作伟人的一代,他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早就出来的左翼精英,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代精英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坚定的信仰。在他们成长的年代里,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主义,他们自由地自觉地选择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终生。这代精英的个性是极其鲜明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个性塑造张扬到极致。毛主席的讲话稿,朱老总的讲话稿,少奇同志的讲话稿,周总理的讲话稿,彭老总的讲话稿,陈老总的讲话稿,他们不用署名,像我这代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可见其个性的鲜明在世界政治人物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代精英的金字塔结构,只要谁高谁一级,其能量就大谁一级,毛泽东到垂死之年还能将邓小平赶下台,这是在长期对敌斗争和严酷的党内斗争中形成的。 第二代精英我指的是从“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时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到“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大学生。这一代人的界定时间为何这样长呢?因为除建党早期有大量知识分子参加到党内来,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党就在农村活动,鲜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直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起来之后,才又有大批知识分子抱着抗日和追求民主的热情,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去。建国后,更有一批由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源源输入到干部队伍中来。这一代大学生,一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但同时受他们的老师和“五•四”时代著名作家及19世纪西方古典文学名著的影响,主题上仍是一群追求自由民主的青年,谭天荣、林希翎等右派学生,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所以毛泽东才提出教育要革命,把这一代大学生定性为资产阶级培训出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的代际特征和担任第一代精英助手的地位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我将他们统称为第二代。 第二代精英基本是“五四运动”先贤的学生,无不受“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