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冲突》简介:

本书是一部评述现代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伦理思想的著作。

《理想的冲突》摘录:

尼采和克尔凯戈尔二人都认为,一个人洞察自己和时代的深度是与他所受的痛苦的强度成正比的。不遵从流俗的人必然独自受折磨,并且这种折磨连同他在心理上察觉到别人所戴有的假面具,使他与世人隔绝开来。在尼采看来,在现代的世界上,高尚人的任务必然是对个人本身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正如他指出的:「高尚的标志是:绝不想把我们应尽的义务降低为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不愿把自己的责任委之别人,也不愿别人分担;既考虑到自己的特权,同时也考虑到在自己应尽的义务中来行使这些特权。」 但是尼采似乎也坚持这样的信念,即在一个团体中的任何交往都必然是庸俗的、卑劣的,因此也就是「坏的」。如果说奴隶们在强调仁慈的爱的价值时是把非做不可的事当成一种美德,那么,尼采也试图为生活在他那个时代的人建立一种需要强调孤独的美德: 「因为孤独作为对纯洁性的一种崇高的爱好和渴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美德,这种纯洁性认为人与人之间 —— 『社会上』 —— 的一切接触总是陷入不可避免的非纯洁性之中。整个社会总是使人以某种方式,在某地、某时变成『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