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简介:

《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时代》《福布斯》年度最佳图书奖

当整个世代犯下同一个罪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过去,我们听音乐需要购买磁带、CD,那时的音乐是要付费的;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音乐居然成了网络上点一下鼠标即可享用的免费午餐!

本书作者斯蒂芬•维特花费五年时间、飞越美 欧亚三大洲写成这本“盗版音乐发展史”,抽丝剥茧,探究数字音乐盗版的真正源头。

维特从德国开始,造访了发明MP3音频格式的声音工程师们;接着来到纽约,找到捧红美国“国民天后”泰勒•斯威夫特等流行歌手的唱片业大亨;再转向苏格兰场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然后一路追查到北卡罗莱纳州西部小镇的一名CD制造厂员工,及其背后在11年时间里泄露超过两万张专辑的“音乐爱好者小组”;最后进入互联网的黑暗深处,挖掘出音乐产业从巅峰迅速没落的惊人真相。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音乐产业的故事,更是一段从未被讲述过的互联网历史。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摘录:

...点对点科技深层次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就算主流投资者放弃了,一些品味特殊的编程天才还是为之深深着迷...此人名叫布莱姆·科恩,在一个短命的点对点初创网站“巫术国度”(MojoNation)工作,而他利用业余时间发明的软件,注定是要改变互联网架构规则的——这个软件,科恩叫它“比特流”(BitTorrent,简称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