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环球之旅》简介:

不同的国家与文化拥有怎样不同的图像观念?何种图像才可以行销全球?畅销图像的生产又将令艺术付出何种美学代价?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地缘、文化与权力之间构成了何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本书作者沃尔夫冈•乌尔里希立足于“艺术全球化”的研究视角,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图像分析为基础,乌尔里希提出了一种视觉上的全球化观念,开启了一场图像环球之旅。在这场旅途中,他向我们呈现了看似相去甚远的图像生产者与传播者之间隐匿的共性:蒙德里安与迪士尼,大航海与互联网冲浪,阿波罗像与途易集团商标,等等。现代图像在超越文化界限、引发大众共鸣、实现最大程度兼容性的同时却也在造就一种完美的空洞,渐渐背离了被古典主义艺术视为“永恒”的崇高艺术追求。乌尔里希借用“环球之旅”这一空间隐喻表达了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关切,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何为”。

《图像环球之旅》目录:

第1章图像的优势与劣势/有关图像影响力的想象/图像的影响力范围
第2章“性”思考的困境/被感受到的无限性/被夸大的化
第3章普遍主义的两种形式:基督教与古典主义/艺术观赏作为对时空的遗忘/作为宽带治疗剂以及出口商品的艺术?
第4章通过具有震撼性的图像传教/技术优越性的魅力/美学的不受约束性作为图像跨文化影响力的基础
第5章作为图像的内心图像?/新教的投射/外在图像作为内心图像的重影
第6章“世界文学”作为次化的主题/艺术化的资格/图像化的初期困境
第7章 理查德•瓦格纳:艺术环球之旅/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战争人文主义/“崇高”的诱惑力
第8章 约翰•杜威:艺术作为自然世界语/坍塌的墙/宾夕法尼亚州阿尔伯特•巴恩斯的环球工厂
第9章 作为化变体的世界大战/马克斯•舍勒的大海憧憬/隐喻转换
第10章 作为跨国掌权者的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与爵士乐/向外部翻转的内心图像
第11章阿道夫•希特勒:千秋帝国而非化/对国际化的恐惧/汉斯•塞德迈尔的太阳颂歌和寰宇幽默
第12章作为“自然符号”的图像/奥托•纽拉特:哲学家的图示系统/奥运会路标系统
第13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服务于世界革命的图示系统/图示主义及其问题/黄金时代
第14章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跨领域媚俗的分析/先锋派与媚俗的亲缘关系/自我对话中的艺术和金钱
第15章抽象表现主义和无家可归的理想/始于“走向卡塞尔”:作为世界语言的抽象/直指东欧集团的油画刮刀
第16章蓝色星球/维克多•瓦萨雷里的星球民间艺术/从太空的亢奋情绪到化假象
第17章作为“非暴力之极权”的媚俗/媚俗与人道主义/华特•迪士尼:以轻视征服世界
第18章媚俗作为艺术:米兰•孔克与杰夫•昆斯/对市场经济美学的预言/从意见调查中得出的图像?
第19章“图库摄影”:如何让图像兼容一切?/纯粹的图像/富人的百搭格哈德•里希特
第20章笑容作为世界货币/ “耶和华见证人”的美学/心灵、耶稣与媚俗
第21章“关键刺激之美学”/幻想场景的图像世界/对陌异性的追求
第22章性异域色彩中的艺术/越性的旅游业/作为“玩家”的艺术和经济
第23章被感受到的无限性的商标/身体上的身份延伸/的无家可归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