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一切》简介:

如果说世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那么厉害之人就是能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导向未来的高手。本书用思辨思维将设计的界限推至更远的空间,与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经济学、科幻一起,让设计在想象的未来世界中穿针引线,勾勒出未来的框架,反思新兴技术及其产生的后果。如果说传统设计关注现实世界如何运作,那么思辨设计则关注设计未来可能使世界变成如何。

在思辨设计里,作者设问“如果这样会怎样”,开启论争的空间,讨论在基于某种技术实现的未来里:人们想要什么,人们拒绝什么。本书引用的案例不仅来自艺术、设计、建筑、影视、摄影、文学,也来自未来学、政治理论、技术哲学、诗歌与小说。如果我们能够用设计与虚构的方式思辨未来,就会催化社会梦想的实现,构建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思辨一切》摘录:

想象力分为很多种,有暗黑想象力、原创想象力,还有社会性的、创意的、数学性的想象力等;还包括专业领域的想象力,比如科学的想象力、技术的想象力、艺术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当然还有我们最感兴趣的设计的想象力。 当乌托邦作为刺激物来保持理想始终鲜活的时候,才能展现出其更有趣的属性,不是为了使其成为现实而努力,而是将之作为提醒还存在更多选择可能性的方式,作为企图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具体的建构过程。 在《那个叫梦想的东西》的书中谈及文学的价值,基思·奥特利说道:“在艺术中,我们体验到了情感,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改变观看世界的方式,我们也能改变自己。艺术不是简单的成见或偏见,艺术也不会套用惯常的模式。艺术使我们能够经历一些我们通常并不会遭遇的特殊情感,并以一种并不常用的方式思考自己。” 也许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私人的世界、一个不同于所有人居住和体验到的差异化世界。这让我怀疑,如果不同的人面临着不同的现实,我们还能以单数形式使用现实(reality)一词吗?难道我们谈论的不应该是复数的现实(realities)吗?如果确实存在多个现实,其中一些要比其他的一些更真实(更现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