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奴隶》简介:

********************编辑推荐********************

★“真实”vs“虚构”

电影提出了怎样的历史问题?

★新文化史旗手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继《马丁·盖尔归来》之后关于电影与历史的力作

★《斯巴达克斯》《燃烧!》《最后的晚餐》《阿米斯特德号》《宠儿》,电影摄制与历史文本的对照

★解读电影诠释历史的方式和策略

********************内容简介********************

“电影有何潜 力, 能以一种有意义的、精确的方式来诉说过去?”在《电影中的奴隶》一书中,戴维斯进行了电影和史学的交叉研究。她认为,电影是“一个有价值,甚至有原创性的历史洞察的方式”,历史电影是制片人、演员和观众共同参与的关于过往的集体性“思想实验”。书中以五部关于奴隶的历史电影为底本,探讨了电影如何影响了现代西方社会对于历史上的奴隶制及其现代遗产的批判和反思。

********************名人及媒体评论********************

戴维斯是一位专注于传统权力中心以外的人的历史学家,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电影中奴隶的境遇。她分析了五部电影……每个主题领域,戴维斯在由历史建构的虚构小说和想象间建立了复杂的互动关系,而这些电影都植根坚实的历史研究基础上……戴维斯强调,电影制片人需对电影中虚构的部分作出声明,以便观影者能够区分历史事实和虚构。

——弗农·福特,美国图书馆协会

从斯巴达克斯到宠儿,[戴维斯]直观地展现了好莱坞是如何表现非裔美国人的历史的以及他们对此想象的变化。

——华盛顿邮报

她的主题总是值得深思……[戴维斯]思考了如何描绘奴隶制以及如何对待奴隶制的历史。她将历史写作(已有2500年历史)与历史故事片制作(已有100年历史)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历史电影应该让过去成为过去。”

——苏珊·索尔特·雷诺兹,洛杉矶时报书评

《电影中的奴隶》摘录:

第四,无论史家在其所描述的故事进程中做出的评价是更为主观抑或是常规的,都不应该妨碍他们努力去理解所有历史参与者的心灵世界。“理解,不要评判”,伟大的年鉴学派奠基人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夫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如此宣示。今天,历史写作中的常规因素看起来不可避免,而且并非总是令人遗憾。评判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派别偏见,更与主题、方法和修辞等选择有关。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还是一个讽刺性的故事?史家可以对自己的道德立场和感知习惯有所认识并在前言中讨论。不管他们的倾向如何,史家都被要求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去描述一个事件。那条老规矩不妨改为:“可以评判,但必须首先要理解。”

《电影中的奴隶》目录:

序 言 /1
第一章 作为历史叙事的电影 /5
第二章 抵抗与求生:《斯巴达克斯》 /24
第三章 仪式与反叛:《燃烧!》(《奎马达政变》)和《最后的晚餐》 /53
第四章 创伤的见证:《阿米斯特德号》(《勇者无惧》《断锁怒潮》)和《宠儿》 /87
第五章 讲述真相 /148
插图出处 /168
致谢 /170
译名对照表 /173
译后记 /18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