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非线性设计》简介:

日本仙台的Mediatheque是用于图书馆、美术馆、电影馆的综合性建筑,1995年设计,1997年开始施工,2000年竣工,目前已向公众开放近5年。本书以该建筑为中心,以“超现代主义”为主题,把该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中的主要事项分为56个题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本书按时间顺序排列,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施工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公众的反映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当介绍公众在该建筑中一天的生活时,描写得非常细致和生动,仿佛读者也徜徉在其中。

本书在最后自然而然地将人们的视线又从仙台引向欧洲。重点介绍了几个欧洲项目,其中包括布鲁塞尔2002大馆、优美的温泉配套设施——特来拜哈、蛇形画廊——大馆2002以及阿鲁迈拉市图书馆竞赛投标方案,使读者更加深了对该类建筑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适用于建筑师及其建筑院校师生参考。

《建筑的非线性设计》摘录:

我们今天评价优秀建筑,几乎都建立在现代主义基础之上的。简单的几何 形态,强调混凝土玻璃形成的抽象感平面,以及以最小为分段为基础的抽 象平面。直言之,就是不考虑墙面的凹凸,不考虑窗墙屋顶挑檐等建筑要 素,试图更强烈的标新一种单纯由混凝土或玻璃组成的立方体。 这种观念与密斯 和柯布探求额的空间没有实质的变化。可见这既是密斯的 排出一切形式主义的建筑理念的发展,也是柯布以立方体,圆锥 球体 圆 柱等基本几何形体为建筑构成基础的观点的延伸。 为此我们先对现代建筑蕴含的抽象进行在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抽象的东 西抓住不放?大概是受电视 手机电脑 等电子媒质的银行向越来越多的缘 故吧。这种媒质与我们身体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和我们自身的意识直接 相关。通过电子媒质,我们提查不到对方的各种姿态表现,只是通过传播 媒介达到某种抽象的表现和交流。 通过电子媒质得到的身体感觉,是一种完全排除物质性的抽象表现,这种 物质性的被排除往往只是表现在事物上的某种特质被抽掉了。 这样的抽象化一点会具有排他的性质。现代建筑管用的设计方法,是以抽 象为基础,以明快为表现特征的。这要是因为现代建筑具有排他性和二律 背反特性。建筑座位人类生活等不可缺少的容器反过来又对人们产生一种 排斥作用,这个矛盾往往在强调抽象时被忽略。 现代建筑强调功能的概念和空间的抽象作用。我们在考察某个建筑的性质 时,总是把使用建筑的人的行为和各种各样功能一并考虑。认得行为是复 杂的,因时间空间而变化,像织物一样重叠交错,人得行为经常融合在一 起,比织物还错综复杂,功能是个抽象的概念,有各式各样的分类,说道 功能往往强调简单明确的要素,而容易忽略比较含糊爱美的内容。 现代都市尽管都是没有个性的空间,但也存在各种流动变化的因素,其中 包括认为的。所以可以认为,现代都市是多种流动变化因素互相交织的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