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的无用吗?》简介:

一本叫人脑洞大开、颠覆常识的艺术科普

艺术门外汉×东大美学教授

带来沉浸式对话,漫画版美学小课堂

解读20世纪以来的艺术现象,

打破固有观念,启发艺术思维

提供面对现代社会的难题的新视角

◎ 编辑推荐

☆ 好玩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对话式内文大大提高了这本艺术科普书的可读性,帮助读者破除了对“艺术”这一主题的畏难情绪,聊天般平实的语言使得艺术知识不再晦涩难懂,变得极易理解,夹杂在知识中偶尔蹦出的冷笑话、吐槽则奠定了本书轻松、幽默的风格,这是一本你没见过的科普书,让你一路笑,一路随两位作者打开脑洞,颠覆常识。

☆ 尽可能地用多种呈现形式输出作者的观点,除沉浸式对话外,每个章节后还配有颇具启发性的拓展阅读——“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和漫画栏目,对章节内的知识进行补充,带给读者别样的灵感。

☆ 对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干货满满,内容从讨论艺术的本质出发,讲到艺术的种类和价值、西方艺术简史、当代艺术、艺术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启发艺术思维,带领读者站在艺术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难题。

☆ 不严肃,但是很专业!这次带领读者开启艺术之门的老师是东京大学的美学教授,三浦俊彦老师。作为涉足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学者,三浦老师提及了大量学界最新的观点,并能将它们放在清晰的框架中深入浅出地讲解,无论是对普通大众还是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本书都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

☆收录内文中提到的艺术家、评论家的生平、部分肖像及作品,搭配内文阅读,让知识点更加具象化。

◎ 内容简介

在普通读者眼中,当代艺术令人难以理解,毫无实际效用,却日渐成为网络和社会中的流行词语。人们说的艺术修养是什么?如何欣赏艺术?艺术能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这本对谈集收录了这些大众好奇的问题,并对此一一进行解答。本书的作者之一——东京大学教授三浦俊彦,站在专业的角度,用逻辑解读艺术,在带领读者欣赏20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打破生活经验带来的固有观念,启发艺术思维,指引读者进入“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艺术真的无用吗?》目录:

前言
登场人物介绍
第1日 现在流行的“艺术是什么?”
第1课时为什么现在艺术备受瞩目?
艺术……到底是什么啊?
世界正处于“打破框架——升级”的反复之中
过往商业上的“王道”已经行不通了
艺术是商业革命期的救世主
第2课时艺术和设计不一样吗?
设计是艺术的手下?
作品本身就是艺术的目的,所以发挥个性是最好的
漫画栏目:礼物是艺术
第3课时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在艺术里感受不到实用性的原因
艺术的作用①:艺术是一种修养
艺术是让人感受到作为成年人的知性的材料
艺术的作用②:艺术是一种“刺激材料”
有创造力的人“抽屉”多
用当代艺术撼动那些古老的价值观!
艺术创造是发现天赋的契机
艺术的作用③:艺术是“真正的人生”
叫停“效率第一”的现代生活
艺术的目的是艺术本身
第2日 不止美术!艺术还有很多种类和价值
第1课时艺术大致有三种分类方法
你应该知道的艺术分类法
分类①:高级艺术和低级艺术
分类②: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听觉艺术
分类③:纯粹艺术和合成艺术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能否刺激大脑取决于经验
第2课时艺术的价值如何决定?
艺术的市场价值如何决定?
出乎意料?!艺术界其实非常有逻辑
意义被发现,价值才会暴涨
商业化越来越显著的当代艺术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从“表现不自由展”学到的
艺术需要社会价值吗?
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们
艺术是承载时代的巨大容器
第3日 作为修养的艺术:用进化论学习艺术,超有趣的!
第1课时请用很有趣的方式告诉我们艺术的起源!
从“进化”的角度思考艺术诞生的理由
动物也有审美意识
建造豪宅的鸟类艺术家
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壁画是为了“受欢迎”而创作的?!
热心于创作的是男性,鉴赏能力高的是女性
人类的基因在五千年里基本没有改变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为什么在人类群体中,倾向于让自己变美的是女性
第2课时用范式速览艺术史
用范式转换看艺术史,超新鲜!
①再现主义: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事物
②世俗主义:描绘宗教以外的事物
③表现主义:以触动人的感情为目标,或描绘感情本身
④形式主义:比起描绘的对象,描绘出来的作品本身更有价值
⑤手法中心主义:价值在于作品的描绘方法
⑥观念主义:为作品的成立提供哲学价值
⑦项目主义:创作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的销售方式决定其价值)
下一次范式转换发生时,艺术的价值将如何改变?
全球化进程使得自由丧失?
漫画栏目:过于沉迷了!三浦老师
第4日 作为“刺激材料”的艺术:请告诉我们当代艺术的魅力!
第1课时认为“比起外表,内在哲学更重要”的当代艺术
了解当代艺术的谱系
杜尚,把小便池称为艺术的男人
自导自演的杜尚和《泉》
第2课时请告诉我们当代艺术的世界观!
不看都能明白的艺术作品
几乎无声的名作《4分33秒》
观念艺术就是享受作品与期望的落差
现代音乐播放的是……冰箱的机械声吗?
享受与现实具有微小差距的艺术带来的体验
零风险的彻底自我更新冒险
漫画栏目:三浦老师的品味太小众了!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日本人是用侘寂来体验当代艺术的
第5日 作为“真正的人生”的艺术·前篇:艺术鉴赏推荐
第1课时去看、去听、去体验艺术的世界吧!
无法悠闲享受无用的事情的现代人
用艺术来客观审视当下的自己
艺术并不等于感动
艺术鉴赏不是比赛
解释和鉴赏完全不一样
接触艺术越多,对艺术的感受力越会提升
年轻时的品味并不可靠
第2课时请推荐对新手友好的当代艺术!
首先,尝试挑战不同类型的文学
向艺术新手推荐当代工艺
想要强烈的刺激,你需要“虚拟致幻剂”
不考虑自己的喜好,先去看了再说
最终日 作为“真正的人生”的艺术·后篇:所有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第1课时请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的意义!
让你乐享“人生100年时代”的兴趣
欣赏需要经验,创作需要气势
不论男女,都会想创造点什么
“发言小町”是全新的表现平台
Twitter和Instagram成为艺术的时代
有鉴赏能力就可以创作的时代
制约才是提高创造力的最强道具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