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世界狂想曲》简介:

※安古兰“最佳漫画奖”得主尼古拉·德克雷西

※最具代表性的“癫狂之作”

※一部巴洛克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图像小说

※讲述一次荒诞至极的“诺贝尔爱之奖”竞选

※粗鄙与庄重交融、虚妄与真实并行

※于装裹华丽的画布舞台上,赤裸展现权力与人性的丑恶

——

◎编辑推荐

🐶有人格的兽,行兽行的人,外强中干的魔——塑造错位的失落世界

充斥着汗臭和金属废料的纽约-鲁瓦城是一片异想大陆,冰冷阴郁,任何荒诞离奇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这里,狗是曾经和人类分庭抗礼的智慧生物,海豹也能竞选诺贝尔奖,禽类已经成为史前动物,脑袋脱离人身也能活……善恶错位、黑白颠倒、丑陋有理、粗鄙万岁,这是一个让你战栗的世界。

🐷巴洛克暗黑风格,群魔乱舞,鬼魅横行——书写惊悚的幻觉史诗

海豹迪亚戈是一摞白色轮胎熔化粘连的产物,但他拥有纯良质朴的灵魂;撒旦是地狱的万魔之王,却只会写几首可怜巴巴的歪诗;人类是上帝所造之物,却面目可憎、荒唐恶毒,他们用人类社会的知识、规则、礼仪“残害”迪亚戈。爱只是幌子,失落世界里只有恶的制造者和恶的受害者。

🐴多重故事线,多重讲述视角,时空蒙太奇——筑起眩晕的逻辑迷宫

作者设置了三条叙事线:迪亚戈在人类的支配下竞选诺贝尔爱之奖,被撒旦阻挠;“匣中之脑”隆巴斯教授受神秘人之托讲述本故事;狗族寻找能恢复本族地位的关键人物。三条线时而平行共进,时而相互融合。作者不时变换讲述视角,在不同时空之间进行“混剪”,以此制造心理恐怖和理解难度,让读者迷失在他所构建的叙事迷宫中,苦苦思索出路。

👥黑色幽默、层层隐喻、魔幻前卫——实验极致的疯魔与荒诞

整篇故事充斥着视觉刺激、图像隐喻,有着庄重的旁白和粗鄙的对话,无疑是一部极具实验性的作品。它既有黑暗逼仄的狠戾氛围,又有史诗般的宏大气度;它描述的既是失落世界,也是现实世界。你可以说作者疯了,他满纸荒唐言;也可以说这是社会派文学,每一笔都是对现实的嘲讽。总之,这是一本无比邪性的恶之书,它像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像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

🥁水粉、蜡笔、碳条、油墨——挑战图像观感的极限

作者运用表现主义绘画手法,通过抽象扭曲的构图和跳跃饱和的色彩制造焦虑和恐惧。为了把实验性贯穿到底,作者用多种绘画工具进行创作,给不同的故事段落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这一点也使这部“狂想曲”成为名副其实的突破之作,激发了不少欧洲漫画家的创作灵感。

◎内容简介

海豹迪亚戈刚一登上人类大都市纽约-鲁瓦城的陆地,就莫名其妙地被选为百年一度的诺贝尔爱之奖候选人。他被当权者肆意改造、包装,脑子里被强行塞进人类的各种知识。期间,一只狗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接近他,成了他的精神导师和唯一的朋友。

为了阻止人类选出爱的代表,撒旦亲临人间,向纯良愚钝的迪亚戈伸出魔爪。谁知狗族在关键时刻横插一杠,致使入侵迪亚戈身体的撒旦法力尽失,成了一个絮絮叨叨的坏脾气大叔,被迫返回地狱为狗族寻找一位能够颠覆人类历史的关键人物……

◎名人推荐

深受以爱德华•蒙克为首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影响,德克雷西塑造了一个冰冷、拥挤、阴暗的城市,其蕴含在魔幻外衣之下的对现实的讽刺,令人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海豹迪亚戈是一个新式的反英雄人物,他用沉默又令人心碎的眼光注视着残忍暴躁的世界,促使读者重新审视善与恶的对立。

在《失落世界狂想曲》中,我们能看到伏尔泰的《老实人》、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以及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法国文学、社科评论杂志《R de réel》

我喜欢变换风格,本书的每个画面都是图像实验。本书的叙事同样是一种实验:整个故事有了大致轮廓时我就会开始画,为了使画面不受限,我不会事先详细构思情节,我追求的是画面从笔下自动流淌出来。

——尼古拉▪德克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