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文学》简介:

《花边文学》作者鲁迅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于《申报》的《自由谈》上开头的,集一九三三年之所作,就有了《伪自由书》和《淮风月谈》两本。后来编辑者黎烈文先生真被挤轧得苦,到第二年,终于被挤出了,鲁迅便改些作法,换些笔名,托人抄写了去投稿,新任者不能细辨,依然常常登了出来。一面又扩大了范围,给《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小品文半月刊《太白》之类,也间或写几篇同样的文字,聚起一九三四年所写的这些东西来,就是这一本《花边文学》。

《花边文学》摘录:

我曾经和几个朋友闲谈。一个朋友说:现在的文章,是不会有骨气的了,如向一种日报上的副刊去投稿罢,副刊编辑先抽去几根骨头,总编辑又抽去几根骨头,检査官又抽去几根骨头,剩下来还有什么呢?我说:我是自己先抽去了几根骨头的,否则,连“剩下来”的也不剩。所以,那时发表出来的文字,有被抽四次的可能,一现在有些人不在拚命表彰文天祥方孝孺么,幸而他们是宋明人,如果活在现在,他们的言行是谁也无从知道的。 因此除了官准的有骨气的文章之外,读者也只能看看没有骨气的文章。我生于清朝,原是奴隶出身,不同二十五岁以内的青年,一生下来就是中华民国的主子,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我的投稿,目的是在发表的,当然不给它见得有骨气,所以被“花边”所装饰者、大约确比青年作家多,而且奇怪,被删掉的地方倒很少。

《花边文学》目录:

序言
一九三四年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批评家的批评家
漫骂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如此广州》读后感
过年
运命
大小骗
“小童挡驾”
古人并不纯厚
法会和歌剧
洋服的没落
朋友
清明时节
小品文的生机
刀“式”辩
化名新法
读几本书
一思而行
推已及人
偶感
论秦理斋夫人事
“……”“□□□□”论补
谁有没落?
倒提
[附录]:论“花边文学”(林默)
玩具
零食
“此生或彼生”
正是时候
论重译
再论重译
“彻底”的底子
知了世界
算账
水性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附录]:文公直给康伯度的信
[同上]:康伯度答文公直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做文章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趋时和复古
安贫乐道法
奇怪
奇怪(二)
迎神和咬人
看书琐记(三)
“大雪纷飞”
汉字和拉丁化
“莎士比亚”
商贾的批评
中秋二愿
考场三丑
又是“莎士比亚”
点句的难
奇怪(三)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
骂杀与捧杀
读书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