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人幽池:云谲》简介:

内容简介:

【自序】迴圈反覆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人人都怪罪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那隻蝴蝶,怪牠无意煽动了翅膀,才引起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捲风。

可《周易‧繫辞下》裡写:“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唐朝诗人罗隐在《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裡又写:“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轨。”

很多回到过去科幻题材的电影,总是向我们用严丝合缝的逻辑展示,哪怕主角知道所有始末,妄图在过去某个关键事件节点更改未来走向,但如同水中捞月,镜中拈花,总是徒劳。

是命定,也是人定。

一件事情在最初,总是混沌模样,但已经内核完全、胚子初露,后来事态的发展,也只是在此基础、此轨迹上的滚雪球罢了。可是可惜总是有些人秉承著“一命二运”,于是认定人定胜天,哪怕借助外

力。这便是我创作《降魔人幽池》的初衷,想要以故事为载体,揭示一二道理。

理智都告诉每个人,孟子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人不能既要又要。

可是我们追根溯源,倒推回去,在这些人殊路同归、双手空空的结局前,在他们经历本可能没有的劫难前,在命运或许未见得对他们如此不公前,他们是不是放任了自己沸反盈天的心魔,得寸进尺地想要

去填补、去染指自己不该丰盈的完整。他们不是够傻、够痴,而是想得太多,要得太贪。因为贪,所以有了痴想,有了馋妄,有了心魔,竟以为那些本不可得的事物,能轻而易举触手可及。

这样的人,我在现实中见过太多太多,一切的不幸都只源于他们的执迷,他们放任自己的心魔。心魔滋生,深陷其中的人,宁愿要走火入魔,也不愿立地成佛,宁愿追逐沤珠槿豔的泡沫,拥有露水短暂易

逝的快乐,握住摇摇晃晃快要破掉的气球,也不愿就此沉没,哪怕最终只能留下一个下落不明的结果。

于是,比起单纯粉饰自己,跌盪进流沙一般的假像,澎湃著海市蜃楼的幻觉的人,我更心疼那些明知“所有命运给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知其不可为却偏偏为之的人。

他们知晓问题所在,结局昭然若揭,却无法自拔,做困顿之兽,做亡命之徒。祈求上天能垂怜,如怜悯罪人,让自己仅凭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却只能反覆著当初的反覆,发生著曾经的发生,放逐著自我欺

瞒,清醒地看著自己再一次沉沦、沉沦,沉沦到更深暗的地方,彷彿飞蛾扑火,无边坠落,再悉数燃尽。

被命运凝视,被把玩,执取终成空。

人生在世,不过“欲望”二字,有灼灼野心是好事;想踮起脚尖去拥有,是好事;想追逐心中执念,是好事;想要求得圆满,也是好事。可是比起伶俜倥偬、双手空空,不如早早端正自己的心态,驯服脱

缰的心魔,选择自我救赎,而不是自我无畏的、无脑的放纵。

俗话从来不是说,有多大野心就去做多大事,都只是说,有多大容器,便只能盛多少水,多大的碗,便只添多少的饭。

野心、贪欲、执迷、馋望,这些太过宽泛、太大、太无边际,可能是生命并不能承受其重。与其苦苦追寻自己生命所不能拥有之物,最终再鲜血淋淋地回首直视潦倒凄惨的人生,倒不如理智、坦然地接

受,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接受寤寐求之,却求之不得,接受自己的不堪、中庸、普通,接受自己也只是芸芸众生中不出挑、不意外的一个,接受自己削尖了脑袋、下巴都无法拥有,接受自己的眼前和

当下。

学会放下和接受,如此简单,却也如此之难。

可能尝试著去说再见,会声音哽咽;可能尝试著走开,但是会步覆蹒跚,可能尝试著放弃,还是会苦苦想著所想之物。可能很明显,没有它,就快要崩溃。

但是就像人人都喜欢花,所以才会採撷下来,拥有它几日的春光和烂漫,可就像我在另一本书《开元霓裳楼‧风时序》裡写的,阿史那连那在面对著心仪的若桑姑娘那样怜惜地喃声道,“看来……该长在树上

花开不败的,就不该让它随风而落啊!”喜欢花,不见得就要拥有,可能让它们继续长在枝头,反而我们能欣赏得更久一些。喜欢之物,也不见得就要掌握在手中,才能让人心生欢喜。

勿施于人,以己之欲。因为世界之大,人间物色,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归宿。说到底,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做好自己一人之事罢了。

《降魔人幽池:云谲》目录:

【推荐序】天上人间/苏牧
【推荐序】沟壑难填/毛利华
【自序】迴圈反覆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楔子.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柔伽篇〉
〈云阶篇〉
〈花休篇〉
〈翩然篇〉
番外篇〈帝燕篇〉
· · · · · ·